7

永远的图们将军 □特·赛音巴雅尔(蒙古族) 2010年02月03日 来源:文艺报

蒙古族著名法学家、纪实文学作家图们将军逝世快一年了。他虽然离开这个世界快到一年,但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多次对我说:“成功、荣誉、胜利给我正面的推动力,挫折、磨难、受冤不仅没有使我气馁,反而激励我拼搏前进。”“生活本身有酸甜苦辣,关键是把它转化好。”“人必须经受各种锻炼,才能成熟,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长。”“一个事业成功的人,除有胆、有识、有才之外,还要做到四个适应: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适应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共产党人应该经受住四个考验:一是生死的考验,二是艰难险阻的考验,三是名利的考验,四是吹捧、打压的考验。”他对我说的这些人生经历中总结出来的名言名句,仍然回响在我的耳边。

图们将军是辽宁省喀左蒙古族自治县人,1946年参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方家屯、土城子、大虎山等战斗和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剿匪。每次战斗中,他都勇敢沉着、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指挥所属部队坚决打击了敌人。新中国诞生后,他曾任内蒙古察哈尔盟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副科长、蒙绥军区政治部保卫科副科长、内蒙古军分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等职务。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受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被扣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长期关押审查。但他始终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不畏邪恶、对党对人民对祖国对民族无限忠诚,对真理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任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参加审判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案的工作。他以国家检察机关人员的身份参与保卫部门的侦察工作,审查主犯和同案犯的大量材料,鉴别证据,核对犯罪事实,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为确保审判的成功做了很多工作,立下了功劳。1986年后,他先后任解放军军事法院副院长、中央军委法治局局长,为解放军的法制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被评为全国普法模范。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三级解放勋章、胜利功勋荣誉章。他离休后,仍然关心党和军队的建设,关注国内外大事,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和社会活动,发挥余热,笔耕不辍。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参与审理的重大案件,先后撰写了《超级审判》《特别审判实录》《震惊世界的77天》《共和国最大冤案》《刘少奇蒙难始末》《康生与“内人党”冤案》等纪事文学作品,给读者、给社会、给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和精神食粮。

图们这个名字,我早就知道。因为图们将军的夫人阿力贡跟我爱人斯钦是同乡,斯钦叫她姨,所以我叫图们将军为姨父。1976年我调到北京后,和斯钦去过他们家,但未见到图们将军,他不在家,说出差了。但他回来后不久来我家看我们。第一次见面,他给我印象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军人,他态度严肃,作风认真 ,但不摆架子,对人真诚、和蔼和可亲。从此,我们就开始来往了,我有时到他们家,每次去他都把我们留下吃饭、喝酒。有时他也来我们家。每次见面,我们都谈不完的事,说不完的话,他爱谈工作、爱谈人生、爱谈奉献,从他的话语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很多启发、鼓舞和力量。有一次,他还来参加我的作品——《特·赛音巴雅尔选集》的首发式暨研讨会,并即兴发言,他大声说:“上边专家、学者们讲得很多,我都非常赞成。我就感到四个堪称,令人感动、令人惊奇、令人敬佩、令人学习。这么多作品怎么来的,我翻过特·赛音巴雅尔的家史和创作经历,得知他家是很穷的,从小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从偏僻的牧区来到首都北京工作,就是那么一个基础,现在却成为一个著名作家、文学史家,这个成长道路不是那么容易走过来的,更不是走后门走出来的,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奋斗,也就是说他自己拼出来的。所以,我始终感到他有几个东西,第一个是有坚定的信仰,第二个是有坚强的毅力,第三个是有过硬的本领,第四个是团结好,通俗点就是人缘好。”他的发言和其他专家、学者们的发言完全不一样,不是分析或评价我的文学作品,而是像给我政治上做鉴定似的。但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却给他长时间热烈鼓掌。

去年夏天,我和斯钦去看望图们将军和夫人,他当时刚出医院不久,还没有完全康复,但我们到他们楼下时,他已下楼等着我们呢。他就是这么一个对人十分真诚,对人非常热情的人。那次,他还把我领进他的书房,给我看了他出版过的所有的书和他的手稿、参考资料以及有关文件,分门别类,一样装一个文件袋,整理得清清楚楚。他还给我看了他被七名省地级干部诬告陷害后打了四年官司,一审二审都胜诉的记录、日记以及有关文件和证明材料。我兴奋地对他说:“这不用再整理,不用修饰,就这样完全成为一本书,以《四年官司》或《最后胜诉》为书名,可以出版。”

他说“我就是为将来出书而整理出来的”。

“姨父,您的这种严肃的创作态度,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值得我学习。”

“我这一生就是认真细致。”

“您这一生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

“其实我的人生之路是从穷山沟里起步的,但我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他说到这,想了片刻,然后很有感触的接着说:“我庆幸自己年轻的时候,找到了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人民解放军。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道路上,虽然曲曲折折,但我始终如一跟着党走,而且决心义无反顾地一直走到底。在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中,我将生死置之度外;在工作上遇到挫折,我泰然处之,不骄不馁;在深受迫害时,我能正确对待,相信党,相信群众。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我由衷地感谢党和军队的长期培养和教育之恩。是党的光辉照亮了我的心,是马列主义世界观奠定了我的人生基石,使我懂得了‘两袖清风处世,一身正气为人’的道理。党组织把我一个穷苦农民的孩子培养成了将军,把一个普通政法工作者培养成了法学家,把一个入伍前只有初中生文化的人培养成了著书立说的作家。”

“你们这一代人都有这种人生经历,都有这种人生感悟。”

他语重心长地接着说:“我的肉体是父母给的,但我的灵魂、我的智慧、我的信念、我的知识 、我的力量、我的文化、我的幸福生活、我的所向无敌的精神,这一切一切都是党和解放军给我的!同样,我要把一切的一切都奉献给党和解放军。”

“关于奉献,我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他问。

“我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从这个世界得到什么,索取什么,而是为这个世界创造什么,奉献什么。”

“你这个想法完全正确。人必须有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只有这样人生才有意义。”我和图们将军的这次谈心,现在却成为我们的最后一次谈心。这一点我当时没有想到,我想,他也肯定没有想到吧!写到这儿,我怀念和崇敬图们将军的热泪像决了堤的河水流了出来……

我想,图们将军虽然去世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的人生感悟——名言名句仍然回响在我的耳边。

啊,他是永远活着的图们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