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讲空话 多干实事(篆刻) 周建远 作
编选这册镌印二十六方且不很厚重的《瑞公隽语》,竟历时了近四个春秋,这不能不说是源于各种因由而拖延。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反复读悟瑞公的多种著述中的哲思,更使人领略了带着敬佩与感恩的心情编选此册的独特快慰。
瑞公李瑞环先生在我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当是一位知行合一的哲人与实践家。
第一次与瑞公直面接触是上世纪80年代。1986年是“世界和平年”,联合国委托中央电视台拍摄两段特殊的节目,除却西藏的藏戏演出之外,就是天津万名儿童同绘百米画卷活动,主题是“百米长卷,从天津到联合国”。作为编导的我有幸在天津体育馆的会客室,采访了时为市长的瑞公李瑞环。访谈时间不长,但瑞公充满智慧与幽默的演讲风格,给在场的人留下了多日赞誉的主要话题。此后,我又从冯骥才先生及天津其他几位朋友的手中得到过瑞公在天津工作时的讲话录音——80年代末,“砖头”式录音机,几经转录且不讲技术指标的“盗版”音质,听来竟十分生动、亲切。瑞公针对当年的天下时事、政治风云,给以了分析与点评,听似白话,实为预言,于今忆之更慨叹其大智大慧、哲思哲人……
更为有幸的是:瑞公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管意识形态工作后,及时针对中央电视台节庆晚会的状况提出了具体指示与要求,促使我在执导1990年元旦晚会时,“放胆”推出了《超生游击队》《卖大米》《买鞋》等延笑至今的小品经典。该晚会当即受到瑞公的肯定与表扬,并明确要求当年的“春节晚会也要这样搞”。瑞公的激赏,促使我更加奋进,同时也注重对他的文艺思想的学习与研究。可以说,自《超生游击队》《卖大米》之后,凡我参与的中央电视台所有艺术实践乃至调任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工作后的管理决策实践,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他的文艺思想,都或多或少地因他文艺思想的指导而受益。特别是在我个人命运变化的关键时刻,甚或人生轨迹出现波折之时,我本人也直接、间接地得到了他的关怀。如此,称瑞公为“恩公”实不为过。
壬午年初,从友人处得数页“未经本人审阅”之“李瑞环同志在九届政协闭幕式上的讲话”复印稿,读之深感其文情深意切又生动亲和。瑞公的经历与精神令人肃穆,许多细节催人泪下,可谓是年近古稀的瑞公退离政坛之际的真心真语,实话实说。时逢挚友朗鸿叶由威海来京,我即诚请他以法书录之,印制成册,拟名《壬午感言》,广赠友人。前辈黄苗子读罢盛赞该文当选入华人中小学生教课文本,而一位旅加华人幼儿教育家则用“从小木匠到一品官”的标题,将文中几段故事直接收入了她即将出版的中英文教材之中。《壬午感言》一文流传甚广,影响极大,读者皆慨叹瑞公起自寒微,自强不息,更钦佩其哲思高远,知行合一!
当年我亦为此文谬撰“读后感”数语如左:
伴公浅酌隔五春/雪映炉红忆犹新/常捧高文读细细/更念点化语谆谆/即席感言寻常语/磊落胸怀赤子心/少说多干实兴国/辩证思悟情理真。
“少说多干”是瑞公为人为官的根本,更发扬了邓小平“少讲空话,多干实事”的教导精神。在瑞公著作《务理求实》《学哲学用哲学》出版发行之前,天津人民出版社曾出版过一册瑞公撰著的《谈“少讲空话,多干实事”》的文章专集,收集了时任天津市长李瑞环亲自为《天津日报》撰写的十余篇特殊评论员文章。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高度,联系实际,加以阐发。据说邓小平看到以后十分高兴,几次着人打电话索要,分送各主要领导同志和一些老同志。他对擅长理论的同志说,这本小册子是实践的产物,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是写不出来的。他对实践经验丰富的同志讲,这些短文章有理论高度,思路敏锐,语言生动,毫不吞吞吐吐,不是一般文人的作品。
我是在瑞公批评我“哲学没学好”之后得到此书的,近十年来常读常新,其中哲辞隽语耐人咀嚼寻味。因《壬午感言》的编印亦受到了瑞公的嘉许,便产生了与篆刻家周建远合作编选一册《瑞公隽语》的动意。籍以重温瑞公的教导,更与友人分享瑞公的哲思。
挚友周建远供职于空军总医院,上校军衔,任干部病房党总支书记,亦是一位全军优秀青年篆刻家之一。他利用业余时间遍览名家印谱,潜心钻研。特别是对王福厂、陈巨来、邓散木、韩登安等篆刻大家的印谱下过相当大的工夫,从形到意无不悉心揣摩。又于秦汉玺印中汲取营养,深得淳正、渊雅之气。其印作,用刀不拘冲切,讲求刀痕的弹性与力度,追求线条洁净与古雅,进而逐渐形成了整饬清雅一路印风,自出胸臆,绝无造作。近年来,他先后出版了《周建远篆刻毛泽东诗词》《百寿图》《周建远篆刻李铎诗词十首》等篆刻集。近期正准备出版《周建远篆刻叶剑英诗词》。这次由他促刀的二十六方篆刻作品《瑞公隽语》的结册,更可谓是他艺术实践中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里程碑。
中国篆刻艺术的历史十分悠久,以其精炼的文词、分朱布白、简约边款和金石情趣而受到众人的喜爱。集独特的东方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为一体,以瑞公的哲思隽语来启迪众智群贤,乃是编选这册《瑞公隽语》的初衷。
“历史的人干历史的事”——瑞公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