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余义林)8月23日至28日,由西藏自治区作家协会主办的西藏作协2011年文学笔会暨“第六届西藏新世纪文学奖”颁奖仪式在西藏那曲地区巴青县本塔乡举行。西藏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西藏作协常务副主席吉米平阶,西藏文联副主席、西藏曲协主席平措扎西,那曲地委副秘书长胡蓉,那曲地区文化局局长次仁龙培等,出席了开幕及颁奖仪式。这是西藏作协首次选择在乡级基层举行重大文学活动,40余位藏区作家、评论家与会。
“西藏新世纪文学奖”是西藏作家协会于1997年创立的文学奖项,旨在鼓励青年作家、奖掖文学新人,促进西藏文学创作繁荣。罗布次仁的中篇小说《远村》、郭阿利的中篇小说《雪山之上》、班丹的短篇小说《刀》、嘎玛贡恰的藏文散文《牧场速写》、多杰次仁的藏文短篇小说《次仁森格》等5部作品获本届“西藏新世纪文学奖”。罗布次仁表示,获奖对自己是莫大的鞭策,他意识到,生活在西藏的每个文化人都有义务运用手中的笔宣传西藏的发展变化、传播藏地文化精髓。
笔会期间,土生土长的那曲作家、西藏作协副主席旦巴亚尔杰向大家介绍了藏北草原的特色文化及民风民俗。当地的典故、民谣引起了作家们极大的兴致。次仁龙培表示,羌塘草原是一块具有丰厚历史积淀的文化沃土,不仅有久远的游牧文化,英雄格萨尔王的足迹及民间故事和传说,更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他真诚邀请与会作家宣传藏北文化、宣传格萨尔说唱艺人的故乡。
交流研讨时,作家们结合藏北文化的特殊性、包容性与西藏文学的创作、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度交流和探讨。
与会者认为,草原生态文化的内涵丰富多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崇尚自然,懂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并以自己的方式歌颂自然,形成了特殊的文化观。藏北文化在各种文化传承、变革中对文学艺术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是一片尚待开发的处女地,亲近她可以写出很多荡人心魄的佳作。作家应该脚踏实地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向百姓取经,还应学习其他作家成功的创作经验,集思广益互相促进。只有满怀对西藏文学事业的关注和热情,提高作品的审美品格,发挥优势,才能更好地促进西藏文学的繁荣。
笔会期间,西藏作协还向本塔乡完小捐赠了学习用品,部分作家自发地向该乡“五保户”捐款、献爱心。作家们游览了藏北美景,感受了草原传统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参与了乡里的赛马节,见识了藏北妇女昂贵的节日盛装和粗犷豪放的草原骑手,深深体验到藏北游牧民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独特韵味。与会作家还多次走村入户对当地的村干部、村民、小学教师等进行了采访,作家们一边与他们亲切交谈,一边记录着当地发生的变化。独具人格魅力的乡长琼庆、坚守教育的校长旦真贡布以及自由洒脱的牧民美朗扎西,他们那种不畏艰苦、热爱草原的精神无不让每位作家感动。
吉米平阶说:“草原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让作家们亲历草原腹地,与藏北草原亲密接触,才能深刻地了解草原上生活的人们,了解他们的过去和现在、困苦和欢乐,才能对之怀有浓厚感情,继而创作出有真情实感的文学作品。事实证明,我们作家的表现让人感动,他们是那样的富有激情、充满真情实感。”他表示,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今后还将把笔会更多地安排在基层,组织作家走进乡镇、社区、学校、军营,接地气、找灵感,创造更多更好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