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一部精心镌刻的民族史诗 2011年09月19日 来源:文艺报

《你在高原》是张炜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完成的心血之作。为了写作此书,张炜划定了一个区域,几乎走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对那里的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他熟悉的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当地人。他了解了城市和村镇的总体状况,目睹了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他还利用出国的机会,多次考察了美洲和欧洲的发达国家,以及亚洲邻国日本、韩国和我国的港澳地区等,将当下中国置于整个世界的体系中研究、比较。在知识储备方面,他自修了考古学、植物学、地质学等专业学科,密密麻麻地记下了数十本田野笔记,仅搜集的民间资料就有几大箱子。他把自己封闭在深山的陋室中,不停地读着写着,废寝忘食,他甚至在遭遇车祸、术后疼痛难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写作……正是凭着这样一种认真的态度,他才能耐得住寂寞,在漫长的20多年中倾心打造这部巨著。

在《你在高原》的整个出版过程中,作家出版社组织了一流的编辑团队,调动了最好的出版资源。具体说来,这部作品是由5位编辑共同负责编辑的,分别是应红、姜琳、林金荣、黎云秀、张亚丽,每人负责其中的两本书。《你在高原》究竟是怎样一部作品,我们不妨听听作家出版社不止一遍认真研读过这部作品的责编们的心声。

应红说,张炜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他一直在认真、本分地写作。他对文学的信仰,他对文字的迷恋,在这代作家中是典型。作家出版社跟张炜的合作很多,因为我们都是为了给读者贡献纯文学精品。《你在高原》内容非常庞大,虽不能说每部都很经典,但整体质量上是整齐的,其中至少有几部应该是中国当代文学长篇小说中的精品。

姜琳说,《你在高原》需要沉下心来慢慢看,其中有些段落我看了好几遍,脑海中常有挥之不去的片段。我对其中描写到的家庭磨难,时常感同身受,能与之产生共鸣。还有对底层人物的描写,唤起了我很多回忆。尤其是《忆阿雅》,很容易勾起读者内心深处不愿意轻易触碰的东西。编辑这部作品,我自己都感觉到很神圣、很虔诚。

林金荣说,编辑《你在高原》是一次分量很重的工作。由于面对的是作者呕心沥血20年的心血,所以在整个编辑过程中,我都怀有无比崇敬的心情。张炜的作品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而他对民生疾苦的体会是超出常人的。这种巨大的精神痛苦深深地埋藏在作者心中,又流露于字里行间。阅读作品,给我的整体感觉既压抑又向往,折服于作者的创作才华。

黎云秀说,《你在高原》是一部我们期待已久并感觉非常难得的大作品。尤其是《你在高原》中的《无边的游荡》这部小说,作者通过塑造一组肉体与灵魂的游荡者形象,让人读后感觉欲罢不能。总之我觉得张炜的作品文字很好,整体感觉十分厚重、立体。

张亚丽说,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是坚守纯文学的立场,还是紧跟市场潮流而动,对每个文学编辑来说都是一场考验。我们一直在寻找和发现那些真正能够记录历史声音、对时代负责和担当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一定不是迎合式、炫耀式的,而是孤独的、执著的、坚守的、骄傲的,正因为其对文学理想高地的坚守和对生命体验的无限逼近,才使其拥有了得以穿越历史的可能性。《你在高原》无疑属于这类作品中的翘楚,作品中所体现的直面人生、探寻历史和人性真相的勇气,应该得到读者的尊重。

作为稿件的终审,杨德华同志为该作品的出版可谓呕心沥血,遗憾的是不久前他因病英年早逝,没能等到该书获奖的消息。杨德华生前在《张炜〈你在高原〉审稿六记》中谈到,在消费主义肆行无忌的今天,张炜能够在长达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以如此巨大的篇幅沉湎于历史、自然、人性、传说、哲学、宗教的诸般追索之中,不得不让人佩服他强大的道德勇气。小说描述了一个民族长达百年的苦难与救赎的伟大记忆,是一部精心镌刻的民族史诗,拥有百科全书般的容量和质地。全书包含了大量精妙的细节、几十个性格迥异的人物,无数的重大场景和历史传奇,那旷阔的格局与缜密严谨的细部,几近两极状态,却能够形成深层的和谐与完美。张炜语言精致细腻,运思绵密邈远。

最后,编辑们谈到了在编辑过程中如何保持这套书稿的统一性的问题。由于这部作品规模庞大,作品创作和修改的时间跨度长,作者不易在情节、语言等方面达成统一。这给编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与作者的多次沟通中,编辑们尽可能地达成一致的修改意见,规范了全书的格式,统一了全书的字词。在处理一些方言土语和作者习惯使用的词语时,除了那些语言工具书有规定用法或有明显文法错误的,编辑们决定尊重作者,不再改动。虽然是10卷,却是有机相联的一部大作品,所以整体的风格,包括字词,编辑们都尽量做到统一。(本文系记者采访作家出版社相关编辑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