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近日,被称为“黑色文学和黑色电影奠基之作”的小说《邮差总按两遍铃》中文简体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小说作者詹姆斯·M.凯恩1892年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家庭,写作生涯从记者开始,历任《巴尔的摩太阳报》的报道记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驻法国的战地记者、《纽约世界报》编辑以及《纽约客》执行主编,此后一度在好莱坞担任编剧。写了几个惊悚短篇之后,在出版人诺普夫的鼓励下,他开始写作《邮差总按两遍铃》。
小说的故事原型来自于1927年发生的一桩谋杀亲夫案。31岁、有着“斯堪的纳维亚式冰冷眼神”的金发美女露丝伙同她的情夫、紧身胸衣推销商贾德,用吊画绳勒死了自己的丈夫艾伯特,并企图骗取她之前瞒着丈夫替他买下的个人意外保险金。性爱与谋杀、媒体的连续炒作,加上《纽约每日新闻》上刊登的一张露丝坐电椅的大幅照片,使这个案件一时轰动全美。
凯恩小说开始部分的情节设置几乎跟真实案件如出一辙,只是将人物和事件变得更典型化和戏剧化:情夫弗兰克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小混混,小说以他的视角用第一人称叙述;冷美人科拉,“除了身段外,她真的算不上什么绝色美人”;科拉的丈夫尼克是希腊人,经营着一家加油站、修车铺和小餐馆合为一体的路边小店。通过制造一场假车祸,弗兰克和科拉谋杀了尼克。但与真实的案件不同,科拉没有坐上电椅。不仅如此,在同保险公司一番曲折惊心的较量之后,他们还获取了一笔巨额保险金。
但故事并没有结束,事实上,故事真正的高潮才刚刚开始:从此以后,他们过上了不幸福的生活。那种不幸深切而令人绝望,读者甚至会感觉到,他们比坐上电椅更惨。他们开始互相猜疑,互相伤害,互相折磨,直到最后“互相死亡”。
《邮差总按两遍铃》在当时获得成功,此后也长销不衰。文学史家认为它“或许是美国出版史上第一部超级畅销书”,而且是当之无愧的“黑色文学/电影”的开山鼻祖。这部短短的小说位列20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一,曾被4次搬上银幕。《邮差总按两遍铃》之后,凯恩又创作了两部风格相近的黑色小说《双重赔偿》和《穆德莉》,根据这两部小说拍摄的电影都成为影史经典。
该书由曾翻译过《洛丽塔》《中性》和厄普代克、海明威诸多作品的已故翻译家主万翻译。 (世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