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一只“羊”的故事 □沈雪音 2012年02月17日 来源:文艺报

在美丽的童话世界中,绵羊似乎永远是弱者和受人保护的对象。但在中国的动漫市场上,却有一只“羊”,一洗故事书里传统的柔弱形象,当仁不让地领跑着中国动画市场,成为了一只强劲的带头羊。不用说,这只“羊”就是原创系列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

回首2005年6月,正是它初登台的时刻。那时的场面似乎与现在的情形并不全然相近——少了一些辉煌,也少了一些掌声。在TV版动画播出的同时,很多人还在怀疑,像这样一部用最简单的FLASH技术制作的动画,到底能走多远?谁知,“喜羊羊”的播出热潮一发不可收拾,洋洋洒洒地出了500集。凭着这股锲而不舍的劲头,它成了一个在国内家喻户晓的动画品牌。随后,更是靠电影版稳稳站住了脚。2011年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几乎超过了国内以往的所有动漫电影,在同类作品中稳居票房榜首。

作为一部动画来说,“喜羊羊”的丰收不无道理。FLASH动画有一项十分明显、却少有提到的优势——制作难度相对较低,易于保证成片质量,很适合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生产超长篇。对制作者来说,这个优点可以让他们不用在技术上过多劳神,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故事和角色本身上。作为一部低龄动画,它的故事活泼生动,风格清新简洁。喜羊羊和灰太狼等形象具有很强的辨识性,可以让大人和孩子只要看上一眼就能留下印象。

另外,或许我们还能回忆起,2006年,其实是中国动漫业界的一个“拐点”。从那时起,为了加快国产动画的发展,国家实行了一系列强力的扶持政策。几年间,大量少儿频道随之开办,15个影视动画基地一一建立起来。一些国外动画,也默默退出了黄金播放时段。大量国产动画,终于得到了通过电视走入千家万户的机会。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刺激下,国产动画片的数量直线上升。在这股制作热浪中,“喜羊羊”渐渐升到了浪尖,以至于到了提到中国动画必说“喜羊羊”的地步。

有了这个榜样,商家们开始千呼万唤下一只金羊,这只羊还要够“大”,最好像“喜羊羊”一样至少有500集。或许国内会涌现出更多的超长篇,然而对整个产业来说,这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有一种“旅鼠投资”,常常被著名的投资商巴菲特引用——说到旅鼠,它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一种小动物,繁殖力很强。当它们的种群数量急剧膨胀并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开始成群结队地迁徙;这群旅鼠会盲目地一直向前奔走,绝不停下;最后它们会来到大海边,从悬崖上跳下去。这就是所谓的旅鼠迁徙之谜,也是常说的“旅鼠效应”。换言之,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创作者来说,一味的跟风,未必就是最好的选择。

必须牢记的是:盈利可以作为一部动画作品的创作目的,却不能取代作品的内涵。如果抛开商业不谈,动画也是一种影像的艺术;一部片子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它所带来的商业利益。有很多人都在呼唤更能发人深省、更有中国底蕴的动画作品。

当然,“喜羊羊”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要求,作为一部面向儿童的商业动画,它已经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得很好了。

这只羊,讲述了一个关于“成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