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她写的是“另一只蝴蝶” ——读艾傈木诺的蝴蝶系列诗 2012年07月06日 来源:文艺报 □韩作荣

读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诗人的诗,常常给我带来惊异,他们的诗行里透出汉语新鲜的陌生感。或许,这是不同的民族文化之根与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虽然他们有些诗是用汉字来书写,可灵魂依旧是本民族的神魄,故这样的诗绝没有汉语的陈词滥调,抑或裹着油腻敷满尘垢的文字,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中国新诗的视野。读艾傈木诺的诗,更加深了我的这一感受。

从有关资料以及《以我命名》一诗知道,诗人的父亲是傈僳族,母亲是德昂族,其名字中的艾傈是德昂名,意为傈僳家大女儿,木诺是傈僳名,意为有风的黑山垭口。诗人对自己的命名便是一种创造,她将两种语言合而为一,体现了她双重的民族属性。这种特异的词语组合,只有诗人想得出来,因为诗的本质就是发现和命名。

当我初读《以我命名》这部诗集的时候,感觉卷一的诗作虽然有地域特征以及民族风情的描绘,有的诗作短小且有意味,但似乎平实简单了些,出色之作并不多。可读到卷二“蝴蝶翩跹”,就被这一辑诗所吸引。这是既有现代意味又有主观情感渗透的具有象征品格的佳作,是既有鲜见的形式探寻又有丰富精神内涵的系列诗章。这20首以蝴蝶命名的诗,表达的是以爱情为主旨的情感空间,重在感觉和情绪的捕捉,注重蝴蝶这一客观对应物的暗示性,却又不是那种纯客观零度写作的表现方式,而是融主客观于一体、既有感性的丰盈又有理性烛照的有意味的诗行。

蝴蝶这个意象是美丽的,色彩斑斓、轻盈飘忽,在风中一抖一抖地飞行,炫目且让人心生怜惜。在中外传说中,都视蝴蝶为人的灵魂。从此着眼,艾傈木诺的蝴蝶意象生成的诗章,没有过多笃实的描述,却多灵魂的空幻感与心理的感应,是不同的精神状态的异乎寻常的表达。诗题虽都冠以蝴蝶,却绝少有关蝴蝶的具体描述,并不为这核心意象所缚,写的是人的心理感受。她写的是影、空、殇、飘、逝、断、诱、祭,是寂寞、微笑、宽容、惘然、留恋、温情、闪念、灿烂。这一辑诗,写的是蝴蝶也不是蝴蝶,借用她的诗歌来说,她写的是“另一只蝴蝶”。

艾傈木诺的蝴蝶系列诗语调是低沉、灰暗的,她写的爱情不是甜蜜、美好的,而是一种死亡式的爱情,也涉及到了灵魂的姿态和复杂的心理。她的“寂寞”是一生的悔恨,是“手捉影子反复敲打”,而爱的失去,“便就此荒芜了百年”,感受到“寂寞如同香气覆盖着死亡”。甚至微笑也像闪电般一闪而过,成为伪装,带来的只是孤独和伤心。她和自己的影子作对,在雨中,“让抚摸发霉,影子融化/当雨下到心痛/梦想群山阻隔/没有什么是可以用于装饰的”,则是孤独的感受。她写“空”,“像一枚丁香在心里乱开”,慨叹“蜘蛛爬过石头/石头还是石头”,空而不空,体现的是没有感应的无奈。而“温情”则是“那人要远得没有”的记忆,如香气靠近花朵的忧伤……

诗是语言的艺术,再好的诗学结构、诗性意义,也只能固定在替代语言的文字里。艾傈木诺对语言的把握,其心灵与语言的契合,在她的一些诗中是颇见功力的。她能“从一枚羽毛体会曾经的飞翔”,那该是一种天分。“蝴蝶飞起来/风景便开始摇晃”,是错觉的相反相成,飞翔的蝴蝶也有了人的感觉;“吃棵灯芯草/就把肚儿照亮”,该是天真的想象;“看风景的人顺水奔跑/沿路的树都绿了”,写得何等干净,没有丝毫装饰,却颇为明朗、纯粹;“石阶上石头很凉/蝴蝶的翅膀飞不到天堂”,“没有谁将用落叶去回味桃花”,则有着肌肤气息,是心灵的感应,亦蕴涵着哲理意味。像“草地上到处是开朗的昆虫”,“开朗”作为诗学定语,写的是昆虫,也是与自己阴郁心情的对照;而“漂浮的内心”,“小巧的孤独”,其“漂浮”、“小巧”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一种生命状态的界定。

诗集中的《蝴蝶·逝》是颇重形式营造、外部形式与诗之内涵契合的作品。诗分8节,诗节最多7行,最少1行。每行最短1个字,最长19个字。这种参差错落是随着情感的起伏跌宕而变化,亦随着呼吸的急促、舒缓,甚至喘不上气的生命状态来安排诗行的。“盲目”、“用尽”、“远”,是第一节的3行,3个词互不搭界,仅5个字便写出3种形态,有着急迫的破碎感。接下来的一节7行则是相对舒缓的节奏,具有记忆性的生存感受的书写与表达,是放弃与遗忘,是清晰的成因。第3节只有一行:“夜晚里有什么样的阴影爬过而不留下痕迹?”这样的发问没有结果和回应,只能戛然而止。随后的一节共5行,第一行只有1个字,紧接着依次是2个字、5个字、9个字……诗句逐渐拉长,似乎疼痛感在逐渐增强,直至最大。而其后重复的“摇晃”,以及下一节只有3个字的“一点点”,是动态也是神态,是一点点的消失,如同风吹而过。结尾则是一口气言说的没有标点不分行的71个字的复杂心理的诉说,似乎语无伦次,却写出了对爱逝去的纠结——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状态。这是内容与形式同一、具有鲜明的探索性并有着丰富内涵的诗篇。

艾傈木诺的诗中说,“眼睛留不住风景/脚迹也印不出过去”。然而,优秀的诗作却能留下来,我希望她的写作有如“另一只蝴蝶飞起/又落下”,化为斑斓而又有灵性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