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帝国的诅咒 (故事梗概) 2013年01月04日 来源:文艺报

殷商帝王子辛(后人称纣王)和妃子苏妲己是历史上被涂抹得最黑的一对男女,他俩一个是残暴荒淫的代名词,一个是红颜祸水的化身。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曾为纣王鸣不平,毛泽东评价纣王说,他是一个很有本事、能文善武的人。本书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展示了一代枭雄的悲凉传奇。

殷商天子子辛即位第八年,都城朝歌大旱不雨,大地龟裂,人心惶惶,庶民扶老携幼向诸侯国逃荒。朝中重臣比干等忧心如焚,上奏子辛,请天子行祭祀之礼。子辛四处狩猎,神出鬼没,疏于朝政。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不再朝贡,子辛心中恼怒,想借祭祀大礼之际,会盟天下诸侯,扬威立腕,收服人心。诸侯见到诏书,纷纷前往朝歌。

崇侯虎欲讨子辛欢心,献上体形硕大的吊睛白额猛虎。烈日炎炎,笼中猛虎无精打采,子辛借题发挥,怒斥“百兽之王”目无天子,要在祭祀大礼上赤手搏杀猛虎。崇侯虎惹天子震怒,惶恐不可终日,行贿祭祀大夫费仲求计。费仲说,天子欲求美人而不得,如能献上美人,天子必定高兴。崇侯虎沉吟半晌说,苏侯女儿苏妲己貌似天仙,可苏侯对天子不敬。费仲眼睛一亮,哈哈大笑说,他自有办法。

苏侯携女儿妲己、护卫冲等一行人进入朝歌,偶遇挑担卖面粉的吕尚。苏侯见吕尚精神矍铄,谈吐不俗,暗暗称奇。年约十六的妲己质朴纯真,巧笑如嫣,艳绝天下,吕尚好言相劝,要苏侯谨言慎行。

天子要在祭祀大礼上赤手空拳搏杀猛虎的消息不胫而走,都城朝歌的庶民沸腾起来,一些对子辛心怀不满的诸侯等着看笑话。比干等大臣苦谏,希望子辛以社稷为重,收回赤手杀虎的成命。子辛大怒说,他一言九鼎,怎能失信于天下人。

祭祀这天,万里晴空飘来浓重浮云。子辛率领群臣祭天、祭地、祭祖先,烦琐的仪式结束,万众瞩目的“天子搏兽王”的好戏迟迟没上演。一些诸侯小声议论,讥讽子辛得了“健忘症”。这时,两队甲士推着笼车在祭坛前停住,巨型猛虎一声长啸,牛马吓得瘫倒,众人心惊肉跳。比干等重臣再次苦劝,子辛环视诸侯、群臣说,他身为天子,拥有天下万物,此虎虽为兽王,竟敢对天子不敬,他将亲手杀虎祭天。

自古美女爱英雄。乔装改扮的妲己悄悄打量身材魁伟、高大威猛的子辛,怦然心动。

崇侯虎与苏侯不睦,出馊主意让苏侯驱赶猛虎出笼。猛虎兽性大发,咬死两名甲士,有武将递给子辛长钺,他弃之不用,在众人惊呼声中与猛虎恶斗,最终杀死猛虎。子辛举着死虎来到祭台,仰天长啸。突然电闪雷鸣,下起瓢泼大雨。

子辛睨视众诸侯,大声吼道,如有不听号令者,命同此虎。诸侯闻言无不胆战心惊,西伯侯姬昌暗暗皱起眉头,他担心子辛下一步会借故讨伐诸侯。

费仲为献媚讨好子辛,出使苏侯封地,他轻狂傲慢,命苏侯火速送女儿妲己入朝,不然大兵压境鸡犬不留。苏侯怒发冲冠,命人割去费仲两耳,驱逐出封地。

费仲连滚带爬回到朝歌跪拜子辛,号啕大哭,子辛不怒反乐,嘲讽费仲更像一头猪了。姬昌察言观色,知子辛恼怒苏侯无礼,必定会起兵讨伐苏侯,便暗暗煽风点火。子辛早闻苏侯骁勇善战,如能讨伐成功,必定威服四方,震慑诸侯。

子辛亲率五千甲士向苏侯封地进发,他的先锋是赫赫有名的猛将恶来。苏侯严阵以待,举倾国之兵,欲与天子决一死战。苏侯侍卫长冲向嗜血如命的西落鬼戎部族借兵,誓死保护心爱的妲己。

天子的将士虽然勇猛,可苏侯的士兵保家卫国不怕牺牲,一场恶战在所难免,直杀得血流成河,尸骨累累。苏侯率领精锐,想与子辛决战,却不见其踪迹。子辛兵出险招,亲率五百甲士突袭了苏侯的老巢,胶着的战局发生变化。危急时刻,西落鬼戎部族的首领鬼落出手相助,与子辛展开生死搏杀,子辛神勇难敌,怒斩鬼落,沉重打击了苏侯军队的士气。子辛乘胜追击,势不可挡,苏侯溃败逃入城中。残阳如血,哀鸿遍野,妲己站立在城头,满含热泪。

苏侯身负重伤,他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再抵抗下去将被屠城。妲己思虑再三,悄悄来到苏侯屋舍,垂泪对父亲说,请将她献于天子,部族可免灭绝之灾。苏侯摇头,誓死不降。妲己说,她的心已被天子盗走,如果父亲爱她,就请为女儿得到天子。苏侯大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见妲己是认真的,不禁老泪纵横。早知如此,何必牺牲那么多将士跟族人的性命?

苏侯的贤臣典护送妲己去见子辛,望着羞花闭月的妲己,子辛惊为天人,他生平第一次体会了内心中的不安和不自信。典冷冷地说,他将用鲜血诅咒殷商一朝至子辛而灭亡。子辛大怒,典放声大笑,撞石而亡。

子辛携着妲己凯旋回到朝歌,比干等人劝天子借着扬威天下推行仁政,遭到子辛呵斥。众臣见妲己貌美如花,体有异香,都说她是妖狐化身,朝歌的异象和怪事都与妲己有关,劝谏用烈火焚烧她。子辛大怒说,妲己是上天所赐,再有人胡言乱语,他必烹杀。

公元前1146年,基方部族与西落鬼戎部族作乱,子辛欲起兵讨伐。比干等大臣劝谏不宜出兵,应派使臣安抚调停。西伯侯姬昌惟恐殷商朝休养生息,国富民强,极力主张讨伐叛乱。子辛派遣名将祖伊、禄父帅精兵五千出征,历时五个月,平定基方与西落鬼戎部族之乱,子辛威名远播。比干等人受到囚禁五个月的处罚。

子辛好大喜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祖伊奏请在朝歌举行“帝师大献”,颂扬子辛的功德和将士的勇猛。殷商百姓沸腾了,奔走相告,兴奋欢快如同过节。子辛与比干、箕子等重臣的矛盾如暗流涌动,不断激化。

子辛仰慕祖先汤的业绩,他励精图治,大行兵役,想平定四方,完成一统中原的霸业。东夷地广物丰,部族骁勇善战,百年来侵扰不断,一直是殷商帝王的心头大患。要想征服东夷,必须先安定羌方、鬼方。子辛命祖伊为主将,姬昌之子姬考为副将,帅兵两万远征。

子辛身在宫中玩乐,却忧心千里之外的战事。他筹划的是一旦祖伊远征胜利,便御驾亲征东夷,那将是一场决定殷商王朝命运的恶战。子辛即位之前,殷商朝已腐败衰落,东夷入侵殷商故地中原,声势浩大,建都于奄(今山东曲阜)。

祖伊智勇双全,捷报频传,遭到猛将恶来嫉恨,他暗中派人射伤祖伊。子辛得到密报,召见恶来,严厉斥责,意欲烹杀。恶来素知子辛吃软不吃硬,以头触地,血流满面,号啕请罪。子辛一时心软,责罚恶来了事。恶来立下战功遭贬之事传开,众人大惑不解;祖伊战功显赫,却备受冷落,朝中大臣更是议论纷纷,捉摸不透子辛的心思,心生畏惧。子辛心腹爱将破为祖伊鸣不平,子辛坦言,这是他的御人之术。

子辛通过对西方和北方的征伐树立威望,殷商国力渐强。公元前1144年,子辛任命禄父为前军主将,恶来为副将,亲率三万精锐征讨东夷。子辛大军所向披靡,在济水岸边与奄国侯率领的数万东夷军队对峙。

时逢春季,河水正猛,白浪滔天,声势夺人。殷商大军不善水性一时受阻,子辛愁眉不展。祖伊征调五千熟识水性的士卒赶来援助,子辛感慨道,祖伊足智多谋,我却不喜欢他,原来是在嫉妒他的才能啊。

恶来的父亲蜚廉曾畏罪潜逃,得知天子大军讨伐东夷,便悄悄觐见子辛,献上东夷各地的地形图。蜚廉告诉子辛,东夷十七个部族,人口百余万,若联合起来征讨殷商,将难以抵挡。子辛皱起浓眉,废寝忘食苦思破敌之策。

这日,子辛借狩猎散心,与盈侯隔岸相望,惺惺相惜。两军神射手以命相搏,互射羽箭,子辛的勇将矛技高一筹,射杀了盈侯的神射手。子辛得知河岸驻守的不是主帅奄国侯,心中大喜,想出破敌之策。当夜,子辛命令猛将破和矛率领三千士卒强渡济水河。

河中暗流汹涌,殷商很多士卒被冲走。子辛涉险上岸,与盈侯次子盈熊激战。盈熊是东夷猛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与子辛刚一交手,长钺便被子辛手中的兵器震飞,接着惨死于子辛短钺之下。督战的盈侯惊得目瞪口呆,东夷将士更是胆战心惊,惶恐四散。

天色渐明,盈侯稳住阵脚,调动数万人马围困子辛的九千人。子辛沉着应战,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殷商将士深受鼓舞,以一当十,杀得盈侯部族溃不成军。盈侯惊慌失措,想逃离战场,被殷商士兵乱刃分尸。

子辛在济水大获全胜,时令已进入雨季。因道路泥泞,子辛便命休整歇兵。禄父率领的另一路人马却音信皆无,生死未卜。子辛屯兵于济水南岸,虎视东夷都城奄,拦阻奄国侯的大军回援。子辛运筹帷幄,凝眉沉思怎样教化东夷人,使之彻底归服天朝。

奄国侯优柔寡断,一再延误战机,被禄父和恶来围困于薄姑土城。城中人多粮少,士气低迷,奄国侯知道不能坐以待毙,便弃城突围。一路上,东夷人遭受殷商军队的围追堵截,损失惨重。奄国侯决定在济地(今济南附近)与新上任的殷商军队主帅矛决一死战。战斗极为惨烈,东夷人食不果腹,不敌虎狼之师,奄国侯誓死不退。子辛冷冷一笑,亲率护卫军冲杀,犹如狼入羊群,给了东夷人致命一击。奄国侯死于乱箭之中,子辛征讨东夷大获全胜。

子辛将东夷人居住的广袤土地划分为十三个区域,设为“牧”,统归“牧师”辖制。这是一大创举,既有助于东夷人习识殷商文化,又便于管理。子辛的威望和影响力如日中天,朝歌的重臣和庶民无不敬畏。

时光飞逝,子辛六年来征讨方国七十个,大小部族三百余个,他恩威并施,迫使天下诸侯臣服于天子的强权之下。殷商朝又一次兴盛。

子辛在沙丘大会天下诸侯,他意气风发,称霸之心得到满足。崇侯虎举觞敬酒,问天子心愿,醉醺醺的子辛说,他要大宫殿广置珍禽异兽,建酒池肉林寻欢作乐、宴请群臣……

回到朝歌,子辛大兴土木,建造鹿台和摘星楼。殷商庶民和各地诸侯不堪忍受子辛的暴政及苛捐杂税,怨声载道。子辛刚愎自用,不听劝谏,与朝臣的矛盾日益凸显。箕子、九侯等重臣认为是妲己狐媚子辛,使他终日淫乐,不理朝政,便决定以毒攻毒,劝子辛纳九侯之女为妃。九女清丽脱俗,娇羞妩媚,子辛一见便喜欢。九女的使命是与妲己争宠,让子辛疏远妲己,好规劝他效仿尧舜。

子辛在酒池肉林终日淫乐,九女投其所好,得到恩宠。生性率真的妲己贪玩好动,哪里能看透九女的心思。遭到冷落的妲己不以为意,姬考爱慕妲己,此时想入非非。九女在父亲的授意下加害妲己被她察觉,在你死我活的后宫争斗中,妲己用计谋害了九女,这下坐实了“妖狐”之名。

子辛与权臣矛盾激化,为维护帝王尊严,他诛杀了九侯和鄂侯。子辛狂妄地叫嚣,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朝臣见到他,无不胆寒心悸。作奸犯科者或是违逆之人,不是遭受炮烙之刑,就是被投入沸腾的油锅,子辛借此震慑群臣。

伴君如伴虎,人质姬考想早日回到西岐,他请妲己向子辛美言几句,可妲己不肯。姬昌朝见子辛后,父子俩私下见面,姬考提出回故里。姬昌含泪说,天子疑心西岐部族,为了部族安危,他只能做出牺牲。眼下天子暴政虽惹得天怒人怨,诸侯离心离德,可他威望仍在,没人敢出头挑战。姬考心如死灰,父子洒泪诀别。

子辛终究放心不下姬昌,将他囚禁于羑里(河南省汤阴县)。阴雨如晦,姬昌用易术推演八卦,突然心如刀绞,他知道姬考遇难了。子辛派人将姬考的肉做成肉丸,命姬昌食用,想以此羞辱他,毁坏他的贤名。姬昌心碎,他忍痛将计就计,骗过子辛。

姬昌次子姬发在西岐广纳贤士,厉兵秣马,他拜吕尚为国师。吕尚为姬发选良将,练精兵,等待讨伐殷商王朝最好的时机。吕尚与姬发先率部剪除崇侯虎,斩断子辛的爪牙,而后征讨周边部落,同时派遣使者给子辛送重礼朝贡,以期麻痹他。

整整五年时间里,姬发代天子征伐,不断收服诸侯,逐渐强大,威望日隆,万众归心。子辛在朝歌醉生梦死,不理朝政。吕尚告诉姬发,讨伐纣王子辛的时机已到。

子辛尽管勇冠三军,可将士不肯效命赴死,他拼凑起数十万奴隶大军,与姬发的四万精锐在牧野决战。关键时刻,奴隶们反戈一击,子辛猝不及防,狼狈地逃往鹿台,在摘星楼自焚身亡,一代枭雄就此化为历史的青烟。 (韩星 缩写)

(《帝国的诅咒:纣王与妲己秘史》,鹏鸣著,作家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