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至少,我这么认为 □张建云 2013年06月10日 来源:文艺报

春天,作家写春风和煦,写柳绿花红,写情爱萌动,或奔放,或婉约。

但唐朝诗人杨巨源于早春时节看到柳叶才黄一半就动笔了:“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等到满园春色,大家都出门看花,那不是太迟了吗?

他心里有花,却在花未开时。他心中有月,竟是月未圆日。

我们也写,写情、写爱、写性、写人、写狗、写愤怒、写悲情、写祖国大好河山、写社会和谐幸福。

若别人写得丰满,你还想写得圆润?若别人已经撒野,你仍去肆无忌惮?

还是算了吧。人关键是要找准自己位置。永远在模仿,何时能超越!

发现,像杨巨源一样去发现。赏花从早春开始。想写好诗,应该在别人还未睡醒,你已在日出下思考很久了。

两只饿狼发现一片草地。甲狼大喜。乙狼不解:“你又不吃草,高兴什么?”

甲说:“羊爱吃啊。”说完飞奔而去。

乙问:“你去哪?”

甲答:“我要把这个消息让羊知道呀!”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不是视力上的差距,而是视野上的差距。不同视力可以看到一样的东西,不同视野却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

有人问,若两只狼,或一群狼都有大视野,岂不又是一样的“竞争”与雷同?

参加过一档经济节目,一个商界奇才做嘉宾主持,问:“某地发现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地。是你,会怎么办?”

有人说,绕道走。有人说,游过去。

商业奇才说:“为何非得去淘金,何不买一条船开展营运?那样,就是宰得渡客只剩内裤,他们也会甘愿的。因为,前面有金矿啊!”

创新!需要创新。危机,是危险中有机会;绝路,就是绝妙之路。

当苦思冥想毫无答案,当沮丧得如被风霜抽打,当颓唐得生无味、死不知。祝贺你,因为面临绝路了。

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越来越多的人走,就成了绝路。很多人都在绝路中倒下,而你在绝路中坚持,在绝路中活跃。悉心抉择,另辟蹊径,新的路就来了,而且是伴随着曙光一起来。

毛泽东在长征路上曾发告示:“我们必须准备走大路、小路、直路和弯路。走过白天是黑夜路,走过黑夜是白天路,走过天涯还有路!走上坡路、下坡路、岔路和斜路,还要准备走绝路,走完绝路,我们再赶路!我们必须准备走绝路,走完绝路,再赶路。”

不知你是否经过绝路,没有经过绝路也敢谈成功?

无法超越,就绕道行走。真正的“移山大法”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至少我这样认为。

人,不但需要化茧成蝶的勇气,还要受得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苦痛轮回。

但光受苦也不行,还要智慧,还要境界,还要突破性的笔墨和战略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