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漫画人间:走进丰子恺的艺术世界 2018年11月26日 来源:文艺报

游春人

春日杏花

《恩狗画册》之一

《恩狗画册》之二

《大树画册》之二

《大树画册》之一

《护生画集》第六集之一

《护生画集》第六集之二

日前,“漫画人间——丰子恺的艺术世界”展在中国美术馆落下帷幕。作为丰子恺诞辰120周年系列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集合了中国美术馆、浙江博物馆与丰子恺家族及个人藏家收藏的丰子恺150余件套作品、手稿、实物,展示其画家、散文家、艺术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装帧设计家和翻译家等多重身份,力求全面还原丰子恺多样的艺术人生。其中,他的“古诗新画”“大树画册”“恩狗画册”“护生画集”等四个系列的画作情趣丰盈,内蕴精粹,既贴近现实又充满生活情趣,体现出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颇具艺术欣赏价值。

丰子恺主张“艺术的人生化”“人生的艺术化”。此次展览以浪漫主义情怀的无声之诗开篇,表现丰子恺一生钟爱的创作内容,表达了古诗新画的意境隽永。他以真诚平易的热情将艺术融入到寻常生活中,在遵循传统诗画观以水墨线条为本质的前提下,融会西方的速写与中国的诗意化,涉笔成趣,形成了既有写实性又有抒情性的绘画风格。

《大树画册》系丰子恺于1939年客居广西宜州时所创作。1937年丰子恺于抗日战争时期写下了“宁当流浪汉,不做亡国奴”的立心之言,开始长达8年的艺术逃难之旅。他胸怀祖国大地,心系贫苦百姓,一路走、一路写、一路记、一路画,把逃避时所见、所闻、所感绘诸于纸上。正如丰子恺在该画册自序中所言:“迩者,蛮夷猾夏,畜道横行于禹域,惨状遍布于神州,触目惊心,不能自已,遂发为绘画,名曰大树。”这即是《大树画册》的成因。《大树画册》开篇的“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可谓丰子恺对中华儿女自强自立、保家卫国、生生不息的写照。这套册页既是抗战时期美术作品的一座丰碑,也是丰子恺绘画作品中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篇章。

一套48开《给恩狗的画》,是丰子恺为幼子丰新枚(小名恩狗)所创作的。其中的画既有记录恩狗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小故事,又有用其家乡桐乡话记录家乡的儿歌、童谣。丰子恺教育儿孙从不是死板地讲道理,而是记录现实的生活,写下有趣的文字,画出生动的画面。生活中的小乐趣、孩子的天真、父亲的慈爱、家庭里浓浓的亲情,无不在小小的画册倾泻出来。

为使观众深入了解丰子恺,此次展览特别从浙江省博物馆的重要藏品《护生画集》六册中遴选二十三开原作到北京,这是浙江博物馆入藏《护生画集》以来首次进京展览。反映宗教人道主义的《护生画集》,展现了作者与弘一法师师徒之间前后跨越50年、超脱生死、关于承诺的故事。作品温馨敦厚、劝人为善、护身护心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丰子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人格力量。

丰子恺深厚广博的人文修养使他的漫画在平淡中见深沉,写日常生活的画中常寓人生哲理的隐喻。作为一生追求“一个像人”的人,“教惟以爱”的精神境界贯穿他的一生。以爱心、诗心、佛心、童心传播真善美,是丰子恺解读“漫画人间”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