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走进昭通 2019年05月29日 来源:文艺报

本报讯 5月2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社联部组织的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系列文学公共服务活动走进云南昭通学院。这是继5月9日作家刘醒龙、刘庆邦走进警营之后,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的第二站。作家叶梅、弋舟为500余名青年学子、教师讲述文学的时代意义,分享文学创作的感悟。

21日上午,叶梅为昭通学院的师生作题为《有一些善恶终将由文学流传》的讲座。她说,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现实的丰富、人性的复杂让文学表现似乎也越来越难以把握。叶梅用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讲到,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文学写作也同样如此。文学要洞察生活,见证善与恶,不能让恶成为毒气弥漫在茫茫人海中,也不能让善淹没在不断流淌的长河里。在叶梅看来,文学创作既要有宏大史诗般的书写,也要有细致入微的心灵观照,崇德向善是文学应该承担的道义和职责。

21日晚上,弋舟以漫谈的方式和青年学子们分享了自己从事文学创作20余年来的点滴感悟和反思。在弋舟看来,了解一个国家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读这个国家的文学作品。而每个民族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具有专属本民族的特殊表达。弋舟建议学生们多阅读、勤思考。他说,拥有多少词汇量,就拥有多少解释世界的能力。在这样一个发生着天翻地覆变化的时代,固有经验面临巨大挑战,我们需要培养自己面对这一切的能力,而人文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据介绍,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是中国作协社联部强化社会公众服务职能、开展文学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将邀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四大奖项的获奖作家走进基层,与更广大的人民群众面对面交流,不断提升服务社会、服务读者的意识,延伸工作手臂、扩大有效覆盖、实施精准服务,广泛团结各行业文学群体,夯实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的社会基础。 (刘 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