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这个暑假,给孩子补什么课? ——观影片《银河补习班》 □刘昌宇 2019年07月26日 来源:文艺报

现在正值一年一度的暑假,尽管一再杜绝社会上的各类培训补习班,不少家长还是会把孩子送进各类培训班,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化补习。父母的初衷当然是好的,但年轻的家长切莫就此当甩手掌柜,认为把孩子送进补习班就一切万事大吉了。其实,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完全可以占据更多的主动。对此,暑期热播的影片《银河补习班》具有强烈的启示意义,就家长如何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发挥亲情作用,让学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作出了生动诠释。

影片开始巧设悬念。在茫茫太空中,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年轻的航天员马飞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生命的绝境中,马飞深情地回忆起自己那个最了不起的爸爸,于是,一场穿越漫漫时空的温情画卷,便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30年前,马飞的父亲马皓文在一家公司任建筑工程师,由于替单位背黑锅而锒铛入狱,不想在狱中一待就是7年。待到他出狱时,儿子却因为父爱的缺失,一度成了“问题少年”。彼时,不甘沉沦的马皓文,决计重新开启他的人生,并改变儿子的精神面貌。困境中,他一边四处打工挣钱,一边思考着用自己的方式去教育马飞。当他的教子方式与传统教育理念激烈碰撞时,甚至不惜与教导主任打赌,以示自己有信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影片中马皓文教子,在许多方面都显现出独特的地方。首先,他注重言传身教,父母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他们心中的榜样。秉持着这样的理念,马皓文处处以身作则,不断鼓励和开导孩子。他有句经典名言:“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在马皓文看来,对孩子的教育,除了正常的授业之外,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在精神上提振孩子的自信心。基于这样的考量,马皓文时不时以热情的语言,毫不吝啬地赞扬马飞“你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马皓文的这种教育方式,最独到的一点在于,除了教导孩子在学习上要找准方向,并为之努力外,还十分注重对孩子思维方式的重塑。比如,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就一再告诫马飞,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孩子表露出的想上清华北大的宏伟志向,马皓文也不仅限于简单夸赞孩子几句了事,而是意味深长地进一步引导他“上清华北大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你想要做什么,而这些只是过程”。通过这种强化教育,马飞的精神面貌果然为之一振,逐渐由浑浑噩噩开始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此后,他通过不懈努力,成长为最年轻的宇航员。马飞的成功,无异于是对马皓文教育理念的最大褒奖。其次,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替他们着想,帮助孩子告别青春的迷惘,以健全的身心去放飞梦想,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片中有一场桥段,颇值得玩味。眼看已快到期末考试,马皓文却一反常态地带着马飞去参观航天展览,正是这种“以孩子为本”的个性化教育,进一步激发了马飞对航天的兴趣。更为可喜的是,在随后不久的期末考试中,马飞非但没有因为参观航展而影响到学习,相反,还以一举进入年级前十名的佳绩,为父亲的教育理念正了名,这也为他日后以优异的表现走向航天队伍,成长为出色的航天员埋下了伏笔。

导演邓超用寓理于事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个个细微而琐碎的亲情故事,亲切自如地讲述了学生教育这一传统话题。没有说教,而是将心比心,以情怡情,在“有志者事竟成”的感召下,让昔日“问题少年”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彰显了父爱的博大,也使这部影片洋溢出满满的正能量。影片自始至终所传递出的“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永远不认输”、 “没有坏孩子,只有没教育好的孩子”、 “用爱去感染孩子”、 “不要强迫孩子,而是尊重孩子”等多重教育理念,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年轻的家长和教育机构来说,都具有宝贵意义。

在全社会越来越重视素质化教育的当下,影片所展现的马皓文教子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仅限于暑期把它们送入各类培训班,去接受正规而专业的授课教育。在补什么的考量中,一定要帮助孩子一起去“找到箭靶子”,并让他们懂得“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一两场期末考试,而是应该均匀地把力量散布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其次,在怎样补的问题上,除了教导孩子“一直想”、“永不认输”外,父母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使他们做到知行合一,也是孩子人生当中切不可忽视的重要一课。

影片在开掘教育主题的同时,还以纪实性的手法,展现了上世纪90年代亚运会、香港回归、98抗洪等历史大事件。当《亚洲雄风》《弯弯的月亮》等一首首经典老歌随之响起时,给人以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不但把我们唤回到曾经的峥嵘岁月,更在大时代背景下凸现出“教育是百年大计”的宏大意义。

不过,在青少年教育的话题展示上,影片还有些许不足。比如,马飞在父亲的教育下,短时间里从班级倒数第一跃为年级前十,虽令人振奋,但刻意拔高的痕迹过于明显;影片中父亲教育理念的传达多以旁白、独白以及散点式的举措呈现,在故事架构方面缺乏整体构思;小流氓不仅欺负马飞还动手打了马飞的父亲以及马飞父亲卖血买电脑等刻意煽情的情节使得观众情绪瞬时跌宕;片中父亲与儿子的矛盾化解过程也太过轻易,剧作还需在父子尝试相互理解的过程刻画方面更加走心。不过,影片总体上瑕不掩瑜,所带来的这堂鲜活的教育课,值得家长、孩子、老师乃至全社会关注、揣摩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