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文学创作让生命迸发出最美火花 残疾人文学(“仁美文学专刊”)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1年04月28日 来源:文艺报

本报讯(记者 王觅) 在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4月23日,由《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国残联宣传文化部、浙江省残联、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共同主办的残疾人文学(“仁美文学专刊”)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会长程凯,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利群,浙江省残联副理事长黄树良,以及部分专家学者、残疾人作家代表等与会研讨。研讨会由《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主持。

胡邦胜在讲话中代表中国作协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人作家表示欢迎并致以敬意。他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作家张海迪的事迹便深深感染和激励了我们,在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中注入了积极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鼓舞人们为国家、为民族、为他人多做贡献。残疾人作家是中国作家群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残疾人文学同样是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举办此次研讨会具有特殊意义。文学作品是关注人生的,应当具有一种治愈人心的力量。中国作协十分关注残疾人事业,鲁迅文学院残疾人作家研修班的举办、《中国作家》“仁美文学专刊”的推出,都体现了中国作协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关注残疾人作家、关注残疾人文学是中国作协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作协今后将继续以各种形式支持残疾人事业、残疾人文学、残疾人作家。

程凯在讲话中转达了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对举办此次残疾人文学研讨会的祝贺和对广大残疾人朋友通过文学创作让生命迸发出最美火花的殷切希望。他表示,中国残联把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学艺术创作列入《“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并作出安排。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每年举办一期残疾人作家培训(研修)班,帮助更多残疾人作家提高创作水平。希望广大残疾人作家把握时代脉搏,努力创作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民审美追求、描写新时代中国残疾人故事和人民情感的精品力作,以闪耀人性光芒的精品奉献人民、照亮人心,活出精彩人生。

“仁美文学专刊”由《中国作家》杂志社在2020年下半年推出,集中展示了当代残疾人作家的文学创作实绩。专刊中收录的作品文学样式丰富,有小说、诗歌、散文和纪实文学等。这些作品围绕疾病与人生、内在体验与外在制约等主题,进行了深刻的文学呈现与哲学思考。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能够感受到文字间跳动的真挚情感,感受到残疾人作家与命运抗争的坚毅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会上,李一鸣、石一宁、李少君、徐可、李炳银、黄传会、胡平、李朝全、陈福民、贺绍俊、王必胜、邓凯、陈涛、傅逸尘、倪友葵等专家学者从残疾人文学的特征、题材的选择、语言的表现、审美的价值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对残疾人作家的创作给予高度肯定和衷心祝福。大家认为,每一位残疾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都要付出比健全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由于身体的原因,残疾人作家对人生、生命、命运往往都有着比普通作家更深刻的理解。他们的文学创作活动是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的一道独特景观,他们的文学作品与精神追求应该得到格外关注。《中国作家》“仁美文学专刊”和此次研讨会是对残疾人文学创作的一次及时关注。广大残疾人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自己与命运博弈的人生故事,向社会传递着自强不息、拼搏进取、无私奉献、感恩生命、追求美好的境界,传达出满满的正能量和文学应有的真善美。他们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坚守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的作品中蕴含的生命力量、情感力量、智慧力量和审美力量令人感动,展示了文学对于个体生命的塑造与升华的意义。“仁美文学专刊”更多关注到了普通的残疾人作家,显示了对当代残疾人文学认真的检视和对新时代残疾人文学的热诚的期待。专刊中的作品内容丰富、情感真实、书写细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残疾人朋友的日常生活和所思所想,有助于读者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同时可以让健全人从残疾人身上感受到温暖和激励,收获超越残缺的力量。

贺绪林、代英夫、刘厦、欧阳胜、赵文楷、赵凯、蒋毅华、李红都、吴可彦、王忆、张占清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人作家代表在会上分别结合自身创作经历,畅谈了各自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与艺术追求。大家表示,今后要在文学创作方面更加努力,不断学习,拓展视野,通过自身的勤奋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