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两年时间里,“微短剧”成为各大短视频平台竞相投入的主要内容赛道,就连长视频平台也忍不住进军微短剧领域,试图在这个正在兴起的内容形态阵营中占得一席之地,从而让微短剧获得了更多关注。其中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2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将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的网络影视剧作品定义为“微短剧”并正式纳入监管,相当于微短剧获得了“官方认可”。随着官方层面定义规范的引导,微短剧浪潮迅速兴起,视频平台、影视公司、MCN机构(注:一种多频道网络产品的内容制造商)、网文平台等纷纷入局。据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各综合视频平台共上线微短剧272部,占全年网络剧总数量的比重超过48%。一时间,微短剧快速升温,成为长、短视频的交集地带,讲述着视频内容“进化”的一个新可能,也昭示着影视行业一个新风口的到来。
与长视频的内容逻辑完全不同,微短剧通常以“微短”的体量植入故事,大大缩短了“追剧”的时间成本,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得娱乐需求与情感的共鸣,十分契合当下人们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但由于投入成本低、制作周期短、门槛低,目前大部分微短剧在制作上都不走心,题材以甜宠、穿越、奇幻、志怪类型居多,不少剧集往往存在着被网友吐槽的情节雷人、内容低俗、场景道具穿帮、演员表演浮夸等弊病,使微短剧常被诟病“粗制滥造”,这与当年网络电影刚兴起时的景象颇有几分相像。这样的微短剧当然很难得到观众认同,难以走入观众内心,更无法承担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尽管当下也出现了像《做梦吧!晶晶》《为什么还要过年啊?!》《这个男主有点冷》《秦爷的小哑巴》等受网友欢迎的作品,但几部质量尚佳的作品显然并不能带领整个微短剧行业走出品质洼地。
微短剧的质量不高自有其历史原因。区别于长视频付费平台的会员观看模式,微短剧走的是流量变现模式。其发展早期,很多平台允许用户自己上传内容,于是众多“草根”“网红”纷纷“入主”微短剧领域。其中一些用户仅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加入,并不认真考虑作品品质,不在作品的艺术水准和制作水准上下功夫,而是以话题度或曝光量来吸引流量。为维持作品赖以“存活”的流量,他们常用哗众取宠的方式吸引观众注意,甚至有制作者在剧本中“打擦边球”,让低俗的内容披着微短剧的“外衣”上线,制造了很多没有营养的作品。
由于篇幅的限制,微短剧对节奏和反转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为了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眼球,无论是早期还是当下,大量微短剧热衷于提供搞笑内容,作品同质化严重,进一步导致各平台微短剧的整体质量走低。后来,尽管有传统影视公司参与市场,但从微短剧的整体来看,大部分作品存在的内容和制作形式过度迎合市场、审美情趣不高、艺术水准和制作水准偏低的问题等并没能得到有效改善。归根究底,一部网络视听作品是否优秀不能简单用流量的标尺加以衡量。制作方还需在剧本、故事设计和艺术创造等方面对标传统影视公司的创作者,去打造在思想、情感、艺术品位等方面有影响力的作品,从而带动市场、提升行业的整体影响力。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和大众文化产物的微短剧,自然也需承担起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责任,起到承载时代价值、传播正能量的作用。无论视频产品的外部形态如何变化,讲好一个优秀故事永远是作品能获得成功的内在基础。微短剧时长的“短”和体量上的“微”不应成为遮蔽其内容“丰”和“厚”的借口。不断挖掘主题、赋予微短剧“真善美”的精神内涵应该成为创作者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创作者要重视剧本的创作、不断丰富创作内容,努力打造贴近人民生活、反映社会现实、能引发观众思考的剧本,使微短剧真正成为讲述美好时代故事、书写人性之美、传播有情有义人间大爱的艺术载体。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网民整体受教育程度和艺术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满足观众对微短剧的欣赏要求,创作者还必须在作品制作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无论是场景设计、镜头设计、表演、道具、造型、摄录、录音、音乐,还是后期的剪辑制作上都要做好综合考量,把控好各环节的质量,切实提高微短剧的整体品质。此外,创作者还应积极探索适合微短剧特点的呈现方式。目前市场上的微短剧为适应手机作为播放端的要求,大部分为“竖屏剧”,即采用竖屏模式播放。如何找到适合竖屏的场景布置、表演和摄录方式,在技术上实现“量体裁衣”,使作品以更好的方式呈现,也是创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微”体量、“短”时长和“快”剧情输入,使微短剧为观众提供了可于碎片化时间获得情感共鸣的观看体验。观众对内容的认可外加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加持,以及平台流量倾斜等因素,都使微短剧的热度越来越高。但这股热度能否持久,观众是否会被持续吸引,恐怕最终还是需要创作者落实到“内容为王”的剧集建设上来。倘不如此,微短剧恐怕只会是流于形式的昙花一现。如何把大情、大义、大我、大爱嵌入微短剧中,如何带领微短剧从当前的“野蛮生长期”步入精品化阶段,值得每一位创作者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