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广受好评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到风靡全球的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近日来“科幻”的热潮持续升温,人工智能成为热议话题。近期,法国当代科幻作家罗曼·吕卡佐的长篇科幻巨作《拉丁姆》(共两卷)由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于2023年2月引进推出。
本书设想了一个没有人类的未来世界,以人工智能为主角,讲述后人类时代下智能文明的悲壮故事。这是一部独具匠心的以人工智能为叙事视角的科幻小说,也是国内首部由AI辅助封面设计的科幻作品。本书从内容到装帧, 真正体现了由AI讲述AI故事的核心概念。
《流浪地球2》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MOSS,发展出自我意识并制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危机,引发人们对数字生命与人类文明的讨论;而由美国科技公司OpenAI推出的ChatGPT,其强大的人工问答功能显示了人工智能自主学习的无限可能性,引发全球互联网巨头争相开发相关技术,这一面向大众的对话机器人已经成为未来新一波AI技术浪潮的起点。人们不禁思考:在未来,有哪些人类工作会被机器取代?机器会产生意识吗?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将如何挑战人类社会的伦理?面对技术的突破,我们又该如何理解“人”的本质?
翻开长篇科幻作品《拉丁姆》,整个如长河般的故事起始于作者关于未来的大胆想象:在苍凉的未来世界,一场离奇古怪的瘟疫导致了人类的毁灭。跳脱传统的人机二元关系,吕卡佐完全从人工智能的视角出发,书写了一部属于人工智能的文明史诗。故事的主角是一群人工智子,他们本是为服务人类而设计的机器,如今却在造物主已经消亡的现实面前彻底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一个在宇宙维度上发生的“上帝已死”的故事。对于智子而言,“没有人类的世界是不合理、不可能、自相矛盾的世界。”于是,神的遗孤只能孤独地面对茫茫宇宙,在试图自我延续、寻觅幸存人类的同时,寻找存在的价值。
“科幻小说是一种哲学式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文学。”吕卡佐这样理解科幻小说。作为近几十年来法语科幻文学界唯一的太空歌剧作品,《拉丁姆》有着特殊的古希腊悲剧气质。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吕卡佐,拥有政治哲学硕士学位,曾任教于巴黎第四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其深厚的古典哲学研究背景为这部小说提供了文化土壤。在《拉丁姆》的故事中,城邦、元老院、神庙、罗马柱与人工智能、尖端科技、星际战争、新型物种等科幻元素相互碰撞,作者试图以古典的形式进行更根本性的关于文明和人性的哲学反思。
(王希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