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虎啸山林终有日,待到生态和谐时 □杨 帆 2023年12月15日 来源:文艺报

东北虎

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说:“虎,山兽之君也。”在山林生态系统中虎是百兽的君王。虎是大型捕食性兽类,生态学研究表明,在山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中,虎处于食物链各种相互关系的顶层,因此虎是关键性的旗舰物种。保护好虎,对保护整个山林生态系统意义重大。

我国是虎的发源地,曾是世界上虎最多的国家,分布也最广,但随着经济发展与人类活动的增加,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逐渐加剧,虎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这其中就包括东北虎。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东北虎的研究资料非常稀缺,作者马逸清和孙海义老师作为东北虎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曾参加过我国东北虎第一次和第二次大规模野外调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条件艰苦,野外调查既没有卫星导航,也没有红外相机等科学仪器。科考队只能凭借人力在茫茫林海雪原中寻找东北虎等珍稀动物,冬季要迎着凛冽的寒风,踏着没膝的积雪,夏季面对蚊虫叮咬和日晒雨淋,依靠东北虎留下的足迹、粪便以及食物残渣等踪迹,逐渐查清了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和大致活动地区,而这些调查成果成了日后对东北虎研究和保护的重要依据。

走进《归来的虎啸 东北虎调查纪实》就好像走进了白山黑水之间,跋涉在林海雪原之上,我们轻轻地走在雪地上,紧紧跟随着科考队员们的步伐,倾听虎啸,寻迹虎踪。他们在科考中所经历的苦与乐,悲伤与兴奋,惊奇与喟叹,在一次次艰苦卓绝的探索中互相交融,交替上演,正是这种勇于奉献的精神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才将野生东北虎这一濒危物种的神秘面纱掀开,在本书中呈现给读者。

书中还将生态保护、博物学知识、风土人情用纪实又生动的文字有机地串联起来,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国际合作,盗猎问题,东北虎偷食农户牛羊的问题等,而这其中最难面对的就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矛盾问题,作者在书中通过观察和亲身经历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在距离第一次大规模东北虎野外调查50年后的今天,生态廊道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保护东北虎和种群恢复的关键,我国已经建立了东宁鸟青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鸡东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个自然保护区,森林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通过保护管理不断得以恢复,为东北虎栖息生存提供较为适宜的自然条件。巍峨的群山又恢复了几百年前的原始森林,野猪、马鹿、狍、野兔到处都有它们活动的踪影,我们仿佛又能看见东北虎自由自在地奔走于大、小兴安岭和乌苏里江沿岸,或许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相处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