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一个游侠的江湖与庙堂 ——评动画剧集《镖人》 □蚌 非 2024年03月11日 来源:文艺报

刀马

中国古代即有“镖局”这一行当,民间的保安组织受雇于人,长途护送货物、钱财,称为“走镖”。历史有相关记录始于明末,至清代乾隆时期,“镖局”正式定名,镖局行业开始兴盛,并于20世纪20年代逐渐消亡。长篇漫画作品《镖人》沿用了“走镖”这一设定,将故事背景移到隋朝末年。故事在隋朝与突厥夹缝中的中立地带展开,这里有五大家族联合建立的城镇,是边关的商贸重镇。《镖人》的主人公刀马受雇于五大家族之一的族长老莫。老莫在刀马濒死之际救了他,刀马总觉得欠了老莫天大的人情,对老莫而言,重情重义的刀马是他最为信任的朋友。

故事伊始,作者通过沙漠小屋中一个简单的场景,营造了热烈而紧张的戏剧冲突,不仅突出展示了刀马超于常人的武功,同时也交代了刀马的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以及他不走镖时所做的营生——抓捕朝廷通缉的犯人以赚取赏金。寥寥几笔便让刀马这一人物给观众留下了鲜明的人物特征,也让他后续的行为更加顺理成章。

《镖人》漫画连载于2015年,由吉林漫画家许先哲创作,在国内漫画平台的阅读量已经近20亿,至今尚未完结。同时,这部漫画也走出了国门,广受好评。2023年6月,同名动画剧集在视频平台开始播放。动画展示了漫画前5卷的内容,包含了两个故事。其一为刀马追缉通缉犯“双头蛇”,引出隋朝治下官吏贪婪霸道、视人命为草芥,而刀马面对官吏的拉拢,不仅拒绝为其效命,且在“双头蛇”悔过后,也没有破坏他的尸骨去换取赏金,而是宁愿白跑一趟。这部分展现了刀马任侠豪迈、自由不羁的性情,也为隋末农民起义埋下伏笔。第二个故事浓缩在大漠的一个夜晚,老莫救助了隋廷通缉犯知世郎,要求刀马将其护送至长安。刀马不疑有他,带着知世郎和老莫的女儿阿育娅便出发了,路上还救了受困的神秘青年竖和女郎燕子娘。随后,他们从追击而来的五大族人口中得知,老莫为保护知世郎而被杀害,他们受隋廷官员裴世矩指使前来抓捕“反贼”知世郎。族人不知道的是,裴世矩还挑拨四族首领争夺五族族长之位。面对仇人,刀马愤而出手复仇未果,在随后席卷大漠的大沙暴中,阿育娅化身复仇女神,为父亲报了仇。随着隋炀帝、宇文化及等历史人物纷纷登场,隋廷阴诡残暴、勾心斗角的情状渐渐明晰,同时揭开的还有刀马曾任隋廷骁骑卫的身份,而被隋廷剿灭的骁骑卫旧部谛听也踏上了向刀马复仇的旅途。

大漠一夜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故事,有阿育娅的家仇、有知世郎举城被屠罹患绝症的悲惨过往、也有裴世矩的侄儿出于对老莫的尊敬不惜违逆叔命救助阿育娅的义举,而五族中最具实力和野心的族长和伊玄,虽然凶狠暴戾、残忍杀害了老莫,然而对阿育娅,他的内心依然有少年时便念念不忘的爱慕之心,只是这爱被野心包裹变了质,但依旧令人唏嘘。这章剧情异常饱满,线索丰富却不凌乱,作者舍弃了用刀马作为主人公的第一视角,而是放手让故事多元并进,在刀与血的交锋中扎实推进,在权谋与贪欲的角力中轰然落地。自此,西域游侠的故事正式融入真实历史,刀马、知世郎等人踏上了赶赴长安的漫漫旅途,在其后的篇章中,秦叔宝、尉迟敬德等人物接连出场,一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戏即将正式开场。

漫画的画风偏于写实,画面采用了大量粗线条勾勒人物和效果线,黑白灰对比强烈,气质硬朗刚健,分镜节奏利落、叙事连贯,极好地表达出故事的张力。动画剧集减弱了漫画的线条感,采用了大量饱和的色块突显场景,用明暗色调表达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打斗场景流利顺畅,除了使用跟拍镜头增加代入感,还用环绕镜头进行全方位展示,增强了打斗场景的紧张感。漫画《镖人》以隋末农民起义为故事背景,作者做了大量的历史考据,如人物的官职、武器、配饰,包括建筑风格等,都与人物身份、时代特点极为贴合。他还特地使用意象化的文化符号去突出人物气质,如知世郎带有巫傩的元素的面具。而动画制作组更是大胆使用了呼麦、马头琴、古筝、唢呐等传统器乐来烘托气氛、渲染主题。

《镖人》故事所呈现的质感与早期武侠小说、电影极为契合。主人公坚忍刚毅,心怀道义,会为弱小者鸣不平、为不公事伸正义。江湖与庙堂都需遵循道理、法度、正义,一旦有人破坏规则,无论是否权贵,主人公都不惜以身犯险、以命相搏,只为达成理想的目标,甚至重新构建理想的社会。司马迁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便是在赞美这种独属于中国人的侠义之道。随着刀马一行旅程的继续,故事走向更为宏大深阔的历史背景,越来越多的人物踏进历史的漩涡,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光彩,而观众所期待的,是每个人物都能抵达其所追寻的终点,每个故事都能画上挂满遗憾的圆满,只要不负刀光剑影下的一腔热血、江湖庙堂后的一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