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细读,品味小说艺术之美 □邢建昌 2025年04月23日 来源:文艺报

袁学骏的《贾大山小说审美研究》是一部既深入浅出又充满理论探索精神的贾大山小说专题研究著作。它既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比较、借鉴,又有立足于新时代对贾大山小说人文意义的感悟、阐释和评论创新,堪称贾大山小说研究的一个高点,体现了河北省老一辈评论家不懈的探索精神。

在结构安排上,作者从语言分析开始,依次向我们呈现了贾大山小说的语言特色、修辞手段、结构形态、情节安排、叙述方式、体式与境界、形象系列、现实主义风格以及文化蕴含、人文精神等,由点及面、逐层深入,逻辑清晰而又意趣生动,在立体多维的架构里展示了贾大山小说丰富斑斓的意义世界。

作者是带着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写下这部40万字的著作的。作者与贾大山是朋友,也是可以信任的伙伴,《贾大山小说审美研究》不仅仅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同时也是对斯人已逝、风范犹存的大山精神的召唤。我们从中能够读出作者滚热的心肠和精气神。作者虽然坦言在写作上借鉴了新批评、叙事学、结构主义批评等各种西方理论,但骨子里流淌的却是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中国文论与批评传统,与大山的小说一样,散发着滹沱河畔泥土的芬芳。

尤其值得赞赏的是,这部著作是建立在对贾大山小说精心细读、反复揣摩的基础之上的,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贾大山及其小说的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唯有如此,作者写作起来才能做到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著作既没有溢出文本的过度阐释,也没有迎合时尚的违心之论,立论公允、评价到位,赞美而不失标准,激情而不乏理性,感悟、评点与分析、概括有机衔接,显示出文学评论的文学性之美。作者善于在波澜壮阔的文学史长河里,运用比较的眼光和方法厘定贾大山小说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既有山药蛋派的“土气”,又有白洋淀的“灵气”;既有对中国章回小说说唱文体的继承,又有对同时代作家汪曾祺、林斤澜、孙犁等的学习、借鉴;更有大山立足于地理位置和审美感悟的文学创造。

《贾大山小说审美研究》提出了一些富有创新性的概念和命名,如把贾大山小说的美学特质概括为“今中涵古、平中见奇、喜中隐忧、柔中有刚、俗中生雅、精中有味”;在研究方法上追求“中外一体,临机而用”;在具体研究上强调小说审美研究应该在“细品文体形式”上做足功课;还提出大山小说有一种“清明之境”“篇篇有幽默,随处见机敏”等,这些都是作者对贾大山小说进行审美研究的独特匠心和令人赞叹之处,值得细细品鉴。

(作者系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