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艺术画的瑰宝》是一本集艺术性、科学性与历史性于一体的画集,由英国著名植物艺术收藏家雪莉·舍伍德博士与邱园专家马丁·里克斯博士共同编著,中文版由刘启新、余天一、刘然翻译。本书精选了来自23个国家的123位艺术家所创作的248幅植物艺术画作,其中168幅来自雪莉·舍伍德的私人收藏,其余80幅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珍贵馆藏。这些横跨数百年历史的珍贵画作,不仅展现了植物艺术画的非凡魅力,更见证了人类观察、理解和再现自然的发现之旅。
植物艺术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它将科学的精确性与艺术的审美性完美结合。本书的前言部分由雪莉·舍伍德博士和彼得·克兰爵士撰写,探讨了植物绘画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克兰爵士指出,植物艺术画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工具,更是连接自然与人文的桥梁。从17世纪的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到当代艺术家,植物艺术画始终在记录植物的多样性与美丽,其价值并未因摄影技术的发展而衰减,反而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愈发受到珍视。
书中,舍伍德分享了她的收藏历程与理念。自1990年起,她开始系统收藏当代植物艺术画,足迹遍布全球35个国家,藏品超过1000件。她特别注重作品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独创性,并致力于通过展览和出版推动植物艺术画的复兴。2008年,她在邱园设立的雪莉·舍伍德画廊成为全球首个专注于植物艺术画的公共展示空间,每年吸引大量观众,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艺术形式的普及与发展。
雪莉·舍伍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收藏家,更是艺术家们的知音与支持者。通过她撰写的艺术家小传,我们可以看到舍伍德与艺术家的交往充满了温情与尊重。她记录下每位艺术家的生平、创作风格与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让画作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艺术家生命的延伸。
本书以植物艺术画为媒介,串联起人类探索自然的文明史。书中每一幅画作都配有详细的图注,包括植物学名、分布区域、艺术技法及历史背景。从15世纪《健康花园》的木刻曼德拉草,到17世纪贝斯勒《艾希施泰特花园》中华丽的皇冠贝母,再到19世纪玛丽安娜·诺斯描绘的澳大利亚禾木,每一幅画作都承载着特定时代的科学认知与审美趣味。例如:潘多拉·塞拉斯的《暗红蕾丽兰》是雪莉·舍伍德收藏的第一幅作品,被誉为“植物剧场”,展现了热带兰花的绚丽与生态多样性;玛格丽特·米的亚马孙植物画作,不仅艺术价值极高,还成为呼吁保护雨林的重要载体。马丁·里克斯撰写的“邱园藏品”章节,更从植物学角度解析画作背后的物种发现史与园艺传播史,如郁金香碎色病毒的早期记录或滇山茶从中国寺庙到欧洲温室的故事。这些画作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展现了植物艺术画所蕴含的多样的植物文化。如澳大利亚画家保罗·琼斯的山茶画作,展现了厄立丁花园的园艺传统;日本画家石川美枝子的樱花作品,传递了“花见”文化的诗意;中国画家冯晋庸的植物艺术画,从构图到细节,都体现出了中国式的严谨与美感。
《植物艺术画的瑰宝》是对自然之美的一次盛大礼赞,也是对植物艺术画历史的系统性梳理。无论是植物学爱好者、艺术收藏家,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科学与艺术交融的震撼。雪莉·舍伍德博士的收藏与邱园的珍品共同构成了一座“纸上植物园”,让我们得以跨越时空,领略植物世界的瑰丽与奥秘。这本书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启示——在生态保护日益重要的今天,植物艺术画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唤醒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