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诞生之初,在拍摄时并无事先写好的剧本,而是借鉴了传统戏曲的创作方法,采用了“幕表制”;这种“幕表制”随意性很大,也是造成早期电影艺术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并适应电影创作拍摄的实际需要,接受过戏剧、电影专门训练的洪深,创作并公开发表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无声片电影剧本《申屠氏》,该剧本连载于《东方杂志》1925年第22卷第1期至第3期上,是一部历史题材电影剧本。
洪深曾赴美留学,1922年回国后不顾世俗偏见和不少人的劝阻,决心在新兴的电影界谋求事业发展。因为他在国外留学时对电影这门新兴艺术有较深入的了解,所以回国后即受聘于中国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大胆尝试电影创作拍摄工作,从而成为最早进入电影界的新文艺工作者之一。他对于当时电影界大肆搬演外国侦探小说、中国神怪传奇和社会黑幕丑闻的不良创作现状,及脱离社会现实胡编乱造,虚构离奇情节以取悦观众的反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十分不满。基于其主张“为人生”的艺术立场,他在替公司所写的征求电影剧本的启事中,明确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取材要求和创作方向,同时身体力行,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创作了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作《申屠氏》,以此来表明自己对电影艺术的认识和态度,并实践自己的创作主张。同时,《申屠氏》也为电影剧本的写作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
该剧本取材于明朝人王圻编纂的《稗史汇编》中记载的一个历史故事,表现了复仇和反抗强暴的主题。洪深创作时又将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的部分内容融汇其中,从而进一步扩充和深化了该剧作反封建、反剥削、反压迫的主题内容,体现了进步的思想文化意识,也使剧情内容更加充实,人物性格更加鲜明。该剧叙述了北宋末年的申屠女被许婚给了秀才董昌。但恶霸方六一因爱慕申屠女的美貌,欲将其霸占,遂买通官吏诬陷董昌私通梁山而陷害其全家。发誓复仇的申屠女将计就计,假意同意与方六一成亲,并于洞房花烛夜手刃方六一,为董昌报仇雪恨。随后,她又在董昌坟前殉情而死。与此同时,梁山好汉也夜袭方府,攻打县衙,杀死了县官。该剧本分为7大段、592个景,以镜头、景别为组合单位。作者还将电影中的渐现、渐隐、划入、加圈、放大、特写,以及闪回、幻境等具体拍摄技巧写在电影剧本中,体现出他对未来影片拍摄的思考。作为一部电影剧本,尽管文学描写还比较简单,但其艺术特点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剧本采用了符合电影艺术特点的结构方式,完全打破了戏剧式的场次结构,而以“景”为组合单位,注重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来演绎剧情内容,揭示思想主旨,从而突出了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其二,作者以电影文学手段较好地塑造了申屠女、方六一等几个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注重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展示各自的性格特征,文学描写的可视性很强。这两个特点显示了电影剧本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不同,既符合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也符合导演对电影剧本的基本要求。虽然《申屠氏》的剧本最终没能拍摄成影片,但作为第一部公开发表的完整的无声片电影剧作,其价值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该剧本的公开发表为电影剧本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使大家知道了正规的电影剧本应该如何写作,此后很多创作者纷纷仿效之,使电影剧本的创作方法为大家所了解和熟悉,由此推动了电影剧本创作的发展。这是中国电影文学由孕育期进入形成期的一个鲜明标志。《申屠氏》对于中国电影剧本创作的开创性意义,已经载入了中国电影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