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舫(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科幻作品凭借其宏大的世界观、奇幻的视觉元素和对未来世界的独特构想,天然具备影视改编的优势。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幻IP的影视化改编之路面临诸多挑战。从技术层面来看,科幻影视作品对特效制作、场景搭建等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先进的技术支持,才能将科幻文学中那些奇思妙想的场景和概念完美呈现。从内容创作角度而言,如何在忠实于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对故事进行合理改编,以适应影视艺术的叙事节奏和表现形式,是创作者们必须面对的难题。此外,在市场接受度方面,科幻题材相对小众,如何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打破科幻圈层的壁垒,也是科幻影视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科幻创作与影视转化的水平,需要从多个方面持续努力。在创作方面,作家们应不断拓宽视野,深入挖掘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中的新元素、新问题,将其融入科幻作品中,创作出更具思想深度和时代感的作品。同时,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运用,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科幻创意巧妙融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作品,提升中国科幻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辨识度。
在影视转化方面,要加大对科幻影视制作技术的研发与投入,提升特效制作、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水平,以满足科幻影视作品对视觉效果的高要求。其次,要注重培养跨专业的科幻影视创作人才,通过建立专业的培训体系和创作平台,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从政策支持角度来看,应出台更多鼓励科幻创作与影视转化的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幻产业,推动科幻产业的繁荣发展。同时,要加强对科幻文化的宣传与推广,通过举办各类科幻活动、科普展览等,提高公众对科幻文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培养更多的科幻爱好者和潜在观众。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科技创新的持续推进,中国科幻有望在世界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独特的文化载体,中国将向世界传递中国智慧、中国价值观,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