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文亚
每个人都有童年,只有一个童年;扣掉懵懂无知的婴幼期,那么,“童年”就更短暂了。但谁也不能否认,这一闪而逝的童年,将奠下孩子一生的人格基础。
尼尔·波兹曼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者,在《童年的消逝》这本书中,曾有一段令人难忘的“至理名言”,他说:“儿童宛如野生植物,仅靠书本学习,难以改善。他的成长是有机的、自然的。因此童年需要避免受到文明中许多病态现象的污染。”
“有机的”、“自然的”,这不是本世纪最“暮鼓晨钟”的一句警语吗?然而多数人只把注意力放在被污染的人类生存环境和食物上,却忽略了真正的污染源是人们长久以来对文化、对教育根本上错误的认知。
作为一位像朱自强这样知名的教育学者和儿童文学评论家,在长年的观察、研究、论述之后,他福至心灵地脱去了“道貌岸然”的学术西装,换上一件清爽活泼的运动T恤,用简练质朴的文字,与他聪慧的妻子左伟,以将近5年的时光,共同写下了27篇“有我们自己的童年,有儿子的童年,有他的小伙伴的童年,还有无数孩子今后将拥有的童年”的生活故事:“属鼠蓝和属鼠灰——献给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成长故事”系列。
身为父母,这对真心爱孩子的夫妻档,本身就是生活教育最好的实践者。2011年5月,我到青岛开会,与相别5年的左伟难得欢叙,一路的参观游览就由他们的儿子朱小鹤负责开车。这个酷爱音乐的年轻人,高中毕业就在父母的支持下,离家到大连的一个摇滚乐队做主音吉他手和歌手了。从教授爸爸的介绍中,我很早就对这未曾见面的孩子感到好奇,他该不会是“崔健”或“罗大佑”一型的“激进分子”吧?
显然不是。我接触到的小鹤,和父母一样:气质稳静而有教养,尤其当他搂着妈妈说话的时候,特别让我想起书中《家的感觉》一节中那个父母外出,脖子上挂着一串钥匙,“很想弄明白一个人开门回家是什么感觉”的聪明小男孩“属鼠蓝”。
事实上,所有能打动人心的作品一定都是作家本人思想、情感与生活经验积累的投射。在这27个感情真切的生活故事里,除了作家早已具备的文字功底,更多的是他们对儿童真正的理解和关爱之情。
小孩儿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校长犯了错怎么办?在《我们是属鼠班》《扣了校长的小红花》中,隐含着发人深省的教育议题,却又生动有趣毫不说教;《鱼缸里的奇案》悬疑性十足且长人知识;《姜还是老的辣》的取材,对生长在亚热带的小读者来说,用辣椒水治好冻伤的耳朵,不但新鲜有趣,也凸显了传统疗法的神妙;《捉强盗》和《语言大师》,写的是“谐音”造成的误会和笑话,很能引起小学生共鸣;而占大部分篇幅的,则是那些充分表现儿童特征,譬如好吃、马虎、急性子、好奇、恶作剧、幻想、只知其一不及其他、乱七八糟、无俚头的天真、幼稚、单纯、善良、温馨及可爱的“缤纷什锦大拼盘”,让读的人,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神经紧张。我也特别欣赏《崇拜偶像》和《第一次游泳课》这两篇,作者对前篇人物形象的刻画媲美高明的小小说,后篇则描摹儿童心理的细微变化,极有层次。
理论归理论,创作归创作,朱自强在两者的表现上,都有可观的成绩,当然,在创作上,还加上了另一半才得以完成的“双人联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