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秀娟) 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赖尔经常思考:“假如发生战争,年轻一代能否扛得起保家卫国的重任?”赖尔渴望在自己擅长的幻想文学创作中找到新的表达形式,让青年一代亲近历史,从而尊重历史。在最近出版的小说《我和爷爷是战友》中,赖尔以青少年青睐的“穿越”笔法再现抗日战争历史。日前,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新闻出版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京共同主办了《我和爷爷是战友》作品研讨会,与会专家对这部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创新给予肯定。
梁鸿鹰认为,与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牺牲相比,我们的抗战文学成就还远远不够,其中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更是稀缺,所以《我和爷爷是战友》一书的出版非常及时。作品能用当下孩子易于接受的创作手法来表述这段历史,这种尝试值得肯定。于友先、张胜友、杨学生、束沛德、王泉根等与会者认为,采用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穿越”手法写作革命历史题材,在儿童文学领域是很有意义的探索。作者很有社会责任感,以生动的故事体现出对当代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考,用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解读革命历史,作品语言时尚感强,合理借鉴了一些网络元素,适合当下孩子的阅读口味,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虽然作者的笔法还显稚嫩,但是这样富有难度的探索值得肯定。
对于争议颇多的“穿越”手法,李闽榕认为,既不能用形式的创新掩盖内容的陈旧,也不能对此一概否定,关键要看“穿越”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做到了客观面对历史、正确面向未来,是否弘扬了积极的文明传统。的确,对于作者而言,如何把眼下被“写滥了”的、过度娱乐化的“穿越”手法应用于严肃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此,她走访了不少新四军老战士,搜集了大量素材,力求最大限度地贴近历史、还原历史,思考当下青少年的生存状态。该书责任编辑杨佃青介绍说,作为少儿作品出版人,有责任推出面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读物,但是却不得不面对当下儿童阅读口味的改变,在出版这部作品的过程中,他们不断与作者沟通,反复修改作品,将“穿越”作为一种新的想象方式,让读者“零距离”感知历史,去除娱乐化的“无厘头”,严肃对待历史。
樊发稼、庄之明、钱光培、李安东、安武林、赵海宏等也参加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