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光祖的批评文集《批评的思想之光》(作家出版社2017年),犀利透彻的语言风格、富有逻辑的推理表达、深具才情的艺术直觉贯穿文集始终。正如文集的名字“批评的思想之光”,每一篇文章都散发着独特的思想气质。
一位批评家的“艺术直觉”是其批评生涯的命脉所在。这需要批评家具备深厚的人文修养和学识修养,才能够抵达其理想的精神高地,才能更好地去剖析优秀的文学作品。毫不夸张地说,文学批评中的一切文艺理论都是为艺术家的“艺术直觉”服务的。如果一位文学批评家的审美能力缺失,那么他又如何能够进阶到从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这一上升阶段呢?在复杂的文学文本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文学批评家的天职之一。杨光祖的“艺术直觉”是敏感的,他的文学批评大多都是先“感性”后“理性”的,层层递进,不断剖析。他的文学批评是鲜活的,立体的。他看得到文学作品的内在本质,更体会得到作者在创作中赋予文本的真情实感。
一位好的文学批评家,不仅需要敏感的“艺术直觉”,而且也亟须扎实的文学和哲学理论功底。杨光祖的批评文章为什么有力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思想的力量。他喜欢哲学,对中国古典哲学是下了功夫的,对西方哲学也阅读甚广。由于这种哲学的素养,使得他的批评有了一种他人所不及的思想穿透力。他总是见人之未见,也总是言人之未言。比如,他对路遥《平凡的世界》的批评,虽然过去了十多年,还是让人读来心动。他对莫言小说的肯定和否定,都有自己独特的眼光。他对贾平凹《带灯》的批评,让很多人叫好。当然,这种思想力量也来自于他的经历,他出身农村,农村的生活经验让他可以看到那些作家写作后面的虚伪和矫饰。他坚守文学批评家应“求真”的伦理底线,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将海德格尔、拉康、本雅明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不断内化吸收,转化为自身批评写作的思想源泉。他能够很好地对文学艺术文本进行思想性分析,一针见血地提出批评,每一句都散发着独特的“思想之光”,语言犀利,但有深度,引经据典,却不肤浅。他所呈现给读者“求真”的批评态度,都是其对文本自身进行生命情感体验的真实写照,都是来自他内心深处的思维感应。
杨光祖的文学批评,除了深具思想内涵之外,随笔体的写作风格,是他文学批评又一散发光芒之处。他的文学批评不受学院批评的规训,使得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妙趣横生。在《论〈平凡的世界〉中的创作误区与文化心态》中有这样的一段叙述:“这部长篇小说基本上是一部成功之作,他对孙少平、孙少安这些青年农民的描写,是非常打动人心的。阅读过程中,我好像忘了我在干什么,忽大笑,笑着笑着,就又哭了,眼泪涌上眼眶。要知道,我读小说还是很少被如此打动过。当然,一个原因是路遥写的是我熟悉的生活,而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太好了。他虽然写的是庸常的生活,但这是伟大的庸常。我为路遥鞠躬,你写活了我们的父老乡亲。”很难想象,这样的一段文字是出现在一篇“义正言词”的文学批评中的。如今,学院派文学批评写作,越来越得到大部分批评家的青睐,其文学批评中弥漫着大量拗口、看不懂的学术术语,技术主义至上,复制,粘贴,从而导致文学批评人文色彩的缺失和艺术精神的匮乏。在如此“善变”的批评环境中,杨光祖一直坚持自己的写作理想与批评信仰,又何尝不是一种坚守。无论你赞同与否,他文章的批评语言依然能够深接地气,为读者留下了更多回味与理解的空间。
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纸质阅读虽然成为“边缘化”、“小众化”的审美坚持。但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的订阅号推广,使得文艺批评获得更广阔地面向大众的空间,再一次迎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随着大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艺批评思想力量的展现变得尤为重要,批评家所肩负的责任越发任重道远。正如杨光祖在《提升文艺批评的思想力量》一文中所言:“当代文艺批评家,急需加强自身的哲学素养,锻就自己的思想力量。如此,不仅文学艺术评论自身会赢得认可,更重要的是对当下文学艺术创作才会有真正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