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中国作协“文学照亮生活” 全民公益大讲堂走进广西北海

本报讯 8月23日,中国作协“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2018年第六讲活动在广西北海市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为当地500多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作题为《改革开放40年文学的基本脉络》的讲座。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主持讲座。广西文联党组书记白志繁,北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黄江,北海文联主席韦晓红等参加活动。

在讲座中,陈建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学谈起,认为当时文学禁锢的解除,呼唤作家独立人格的回归。作家应该永葆对生活的思考与质疑,只有在对自我认同的反思中,一个作家才能真正发出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声音。陈建功对“文学的干预:直指问题还是归于人生”、“文学的本质:再现生活还是重新铸造一个世界”等问题进行阐发。他说,思考的自由度推动了文学的多样性,而多样性是文学创新的基础。在1980年前后,表现主义、结构现实主义、象征主义以及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小说等都涌入国内,也翻新了作家们的创作观念。当然,面对这些蜂拥而来的崭新观念,有些作家可能会遭遇一种“慌乱的迷失”,但真正优秀的作家应该能够找到自己脚下的立足点,在文学流派迅速更迭的潮头保持清醒,不盲目崇拜“新潮”或攀附“主义”,目光永远落在鲜活的社会现实、百态的人生图景与独特的艺术表现上。陈建功还就民族心理结构、地域文化、民间市井文化、市场经济对文学的影响等问题进行阐述。他说,作家可以从“街谈巷说”、“击辕而歌”与“匹夫之思”中汲取营养,这不仅仅是一种素材的捡拾,而且更应该是价值的思考、情感的认同和活力的借取。面对市场化的冲击,作家要保持定力,要铸造自己的艺术天地。即使是那些必须考虑市场元素的艺术创作,也不能仅仅考虑“赢得市场”,更需要考虑“赢得敬意”,创作出更多雅俗共赏的艺术价值。

讲座还设置了互动提问环节。陈建功寄语在场的北海市小记者团的少年文学爱好者们,“写作不在于数量和速度,而在于写出真情实感”。讲座后,举办了优秀文学作品诵读会。北海市的文学爱好者们朗诵了自己的诗歌与散文作品,陈建功与彭学明等人也诵读了自己的作品选段。(宋 晗)

2018-08-29 1 1 文艺报 content36158.html 1 中国作协“文学照亮生活” 全民公益大讲堂走进广西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