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专家研讨电视剧《最美的青春》

什么样的青春最美丽

□本报记者 许 莹

上世纪60年代初,为减少京津冀地区的风沙危害,国家指定由林业部和河北省在承德境内高原荒漠塞罕坝上建立机械林场,抵御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南侵。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讲述了以主人公冯程、覃雪梅等为代表的第一代造林人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传奇故事。该剧自播出以来得到广泛关注,更在荧屏精彩纷呈的暑期,回答了观众什么样的青春最美丽。在8月21日由中国电视艺委会主办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专家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与主创代表就该剧创作初衷、叙事手法、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解读。

什么样的青春最美丽?有专家谈到,剧中以冯程、覃雪梅为代表的第一代造林人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们主动挑战艰苦、攻坚克难、不怕牺牲,变不可能为可能,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去创造奇迹,这就是最美的青春。该剧克服了众多英模剧中人物刻板生硬的问题,以鲜活的人物塑造生动诠释了塞罕坝精神,而不是符号化的主题表达,作品极富感染力。

与会专家认为,这种艺术感染力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该剧给予人物前史交代,牢牢抓住了核心人物冯程的塑造。有专家谈到,许多英模片往往不交代人物前史,人物生来不食人间烟火,只帮别人不帮自己,做好人好事却缺少充分的行为逻辑。但是该剧几乎交代了全部人物的前史,把个人需求同国家使命感有机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对于核心人物冯程的塑造,专家们给予了高度认可,认为开篇冯程的叛逆任性与其后潜移默化的改变,都基于前情的铺垫,他不是一个精神分离的空壳,而是活灵活现的立体的人。冯程由不成熟到成熟,从个人英雄主义到集体英雄主义,人物的成长蜕变进一步升华了该剧主题。第二,该剧使用了象征、比拟等手法,具有高度自觉的文学性追求。《最美的青春》用一棵树、一个人、一条狗、一片荒山为观众制造了一个有别于生活常态的陌生化情境。例如埋着冯程父亲忠骨的一棵树,树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冯程的根,更是冯程的希望,正是这棵树让上坝的冯程有了能种活树的信念,从一个人的坚守到一群人的努力,成就了从一棵树到50年后百万亩林海的绿色奇迹;忠犬星期六同样给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星期六和冯程相依相伴,从某种程度而言星期六也是先遣队的一员,从而有了托物言志的内涵。第三,匠心打造,行业特色把握到位,细节表现生动感人。植树造林题材本身带有行业特色,主创团队下大功夫,例如剧中关于种树三年不活,是选择坝上育苗、坝下育苗、遮光育苗还是全光育苗,种子消毒的高锰酸钾浓度等一系列争论,都体现了该剧的专业性。有专家认为,行业剧不好拍,以往在牵扯行业的影视作品中往往会对人物工作中专业性的东西忽略处理,例如医疗剧中经常用情感表现替代专业表现。值得称赞的是,该剧将植树育苗专业性的知识与人物塑造有机结合起来,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台词中的专业术语使用离不开主创深入生活、全面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前期准备。该剧的细节表现进一步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有专家举例谈到,剧中赶着马车送粮中途冻成冰雕的老刘头,在恶劣的白毛风天气下孟月不小心将惟一的儿子捂死的场景等细节,都蕴含着浓郁的悲剧美学色彩,带给观众极大震撼。

凌晨4点出发摸黑进沙漠、打井抽水造雪、冒着零下30℃严寒坚持拍摄,剧组主创戏里戏外将塞罕坝精神进行到底。研讨会上,冯程扮演者刘智扬谈到,“这次拍摄历时162天,跨越春秋冬三季,剧组辗转八个地方拍摄。通过饰演冯程,我见证了塞罕坝从一片荒芜成为浩瀚林海,受到了三代人用热血青春走出的坎坷造林路、用再生动的文献资料都不及身临其境的冲击。我用最美的青春演绎了《最美的青春》。”

2018-08-29 □本报记者 许 莹 专家研讨电视剧《最美的青春》 1 1 文艺报 content36173.html 1 什么样的青春最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