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幻电影《巨齿鲨》的宣传材料上,这部有中国团队参与投资的影片被誉为《大白鲨》和《侏罗纪世界》的精彩结合。其实在笔者看来,还有一部类似影片也特别值得一提,那就是《食人鱼》——当然《巨齿鲨》的恐怖程度比它有过之而无不及。
《食人鱼》有1978年版和2010年版两部:前者的食人鱼是美军秘密基地培育的结果,而后者来自一个与世隔绝的封闭湖底——《巨齿鲨》沿用了类似后者的背景设置,巧妙地利用了地球上最深之处马里亚纳海沟的未知下层——原来那里还隐藏着一个封闭的世界,还生活着一种可怕的生命……所以不考虑鲨鱼这一生物种类,其实《巨齿鲨》与《食人鱼》的故事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
单就故事逻辑而言,这部作品的前后两段都是符合常理的。开始部分简直就是极为标准的好莱坞经典套路:科考团队前往未知地域探险,在介绍情节动因的同时介绍所有角色,快速推进的故事画面……其实有时候套路并不可怕,在没有能力创新的时候,玩好经典套路,也许比胡乱创新更让观众喜爱。
而后面部分,去除原因之后,可以说也是合乎逻辑的。尽管越往后画面越惊险刺激甚至越血腥,但也还都在基本范畴之内,没有过多地伤害故事情节。尽管很多东西依旧是经典套路(比如我们坚信好莱坞一定不会让孩子也就是那个吃雪糕的小胖子出事,一定不会让那么可爱的狗狗出事,等等),但还是让人感到惊心动魄,紧抓人心。
问题出在中间的故事键接处——承上启下所使用的那个理由过于牵强,因为距离现实实在太远。
原本生活在巨大压力之下、自重又如此了得的深水生物不顾生活环境冲进浅海,甚至准确地朝着海洋基地循迹而来,枪弹对其丝毫无效,它却对一点点亮度和温度极为敏感……所有这些都没有关系,都不应该被诟病。毕竟这是故事核心的基本设定,既然我们观看这个故事那就姑且认可好了。但是,一旦故事开始,它就应该有其自我发展的逻辑,或者说需要自洽的逻辑。换言之,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对凶残生物直接绞杀是最大的可能——不杖毙反而追踪,难道还留着被活捉吗?
另外从人性描写来说,有些地方也不尽人意,不知是否文化差异所致。比如那位父亲在救生艇中的临终嘱托,实在不知道在一个纯粹欧美文化的语境下听起来是否顺畅,至少现在看来难以感人甚至有些滑稽——不管在真正的好莱坞影片中用英语对白说这番话的效果如何,在这里,真的不如让这位伟大的父亲一言不发地直接离去更好。此外,在父亲的个别言谈中,还生硬地加入某些东方传统思维的生命思考,实际上也不足取。
再有一个就是场面太过血腥,其视觉冲击力让人在电影院中惊呼不止,身心受伤。我甚至考虑过:假如由我来设定,其视觉表达效果上限,到救生艇逃离救援直升机前来就足够了——哪怕那条巨齿鲨不合情理地一挺一跃一扫尾,把超低空飞行的直升机给打下来呢。最后,男女一号再合力把那条巨齿鲨麻醉活捉了就是。最后的镜头可以是那个小姑娘在巨大的海洋公园里面欣赏这一新展品——既然都打算活捉了,咱们索性玩个大的。
但是现在的结尾部分真的过于刺激了。按照美国电影分级,这是一部PG13的影片(13岁以下儿童由父母陪同观看),但真的不建议你带一名13岁的孩子去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