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艺谭

对牛派丑行艺术的开拓与发展

□李小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

在当前戏曲丑角行当整体式微、喜剧作品极度匮乏的创作背景下,金不换对豫剧牛派丑行艺术的长期坚守和传承、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作为牛得草的亲传弟子,金不换承继牛派标志性鼻腔发音的唱腔特点,通过牛派经典剧目的长期演出保持牛派在观众中的持续影响;作为一位拥有良好嗓音条件的演员,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唱腔优势,丰富了牛派唱腔艺术,形成自己的唱腔风格;作为一位积极上进的演员,他拜京剧丑行名家钮骠、朱世慧为师,在身段表演、气质品格上吸取京剧丑行表演艺术优长,规范、丰富并提高了牛派丑行表演技艺,形成自己无动不舞又干净利落的丑行表演风格。作为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院长,他以牛得草先生创造的“芝麻官”形象为立足点,邀请京剧教育家贯涌为他编剧、昆曲导演沈斌为他量身定制属于自己的剧目《唐知县斩诰命》,充分展示他在唱腔和表演上明显区别于牛得草又深得牛派精髓的独特表演个性,成为“牛派金腔”的代表剧目,借助标识性流派剧目人物彰显个人风格,成为流派传承发展双线并进的成功个案。他还创作出一系列“芝麻官”题材戏曲作品,巩固这种推动流派发展的模式和成就。金不换不但以一年一部喜剧作品的要求坚持戏曲创作,而且非常注重通过电影、电视媒体传播牛派艺术,他主演的剧目成为中央电视戏曲频道点播最多的剧目,在全国培养了大批戏迷。

作为一名人民艺术家,他长年率团在基层城乡演出,视老百姓为衣食父母,在广大群众中拥有极佳的口碑。他深刻体察老百姓的审美需求与审美趣味,以喜剧的方式娱乐观众,以正面的形象引导观众,以积极的思想影响观众,以幽默的形式劝诫观众,真正体现了中国戏曲寓教于乐的社会功能和艺术功能。

2018-09-28 □李小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 1 1 文艺报 content45942.html 1 对牛派丑行艺术的开拓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