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以丰富的创作见证现实的巨变

《文艺报》举办“回首四十年 放歌新时代”首场研讨会

本报讯(记者 王杨)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了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文学的发展历程,为新时代文学创作提供有益借鉴,文艺报社将陆续举办“回首四十年 放歌新时代”系列文学研讨会,请各个文学门类的专家共同研讨改革开放40年来当代文学的特点、经验和启示。

10月29日,“回首四十年 放歌新时代”系列文学研讨会的首场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的小说、诗歌、儿童文学三个门类的创作成就及启示意义。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潘凯雄、施战军、王干、程光炜、张志忠、牛玉秋,叶延滨、商震、李少君、张清华、何言宏、霍俊明,张之路、王泉根、方卫平、海飞、徐德霞和徐可、胡军等与会研讨。研讨会由《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主持。

吴义勤在致辞中说,改革开放让文学回归到启蒙传统和现实主义传统,文学在自身的发展逻辑中变得更为丰富、多元。40年来,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同步发展、密切关联。今天,我们的文化和文学自信逐步增强,文学实现更好地“走出去”。文学的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家的观念更具包容性。中国文学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文学价值观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内部支撑和动力。文学的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好。中国文学从生产、传播到消费各个领域,已经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国文学已经从传统形态开始向网络、高科技、全媒体时代的新形态转变,文学的生存方式、感受方式、审美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小说:聚焦时代,不断探索

谈到小说这种文体的发展,潘凯雄认为,40年来小说的发展可以概括为“纵横不出方圆,万变不离其宗”,文学发展背后最重要的“推手”是“时代的变化”和“艺术规律的探索”。时代的发展变化无疑是影响文学走向的一股巨大力量,而作家们对艺术规律的不断探索也会促进文学的多样化发展。两方面的综合作用刻画出改革开放40年文学的发展轨迹,这在当下依然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当我们思索文学如何实现从“高原”向“高峰”的攀登、文学如何在新时代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等命题时,牢记时代使命、遵循艺术规律这样的“初心”依然是须臾不可忘却的。

施战军认为,上世纪80年代小说与时代联系特别紧密;到90年代前后,文化小说、新历史小说开始游离于这种紧密关系;再到新世纪以来,小说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历史与现实的统合关系。回顾这些进程,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比如长篇小说中的史诗性书写如何避免套路化、小说书写新时代主题时如何兼顾现实性与文学性等。

王干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文学在思想观念、叙事艺术、语言技巧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小说领域,作家们实现了叙述的多样化,即使是在现实主义小说中,也融进了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很多元素,让小说的总体风貌更为丰富。与此同时,小说家们在作品中融入了中国经验、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塑造了一大批我们耳熟能详的典型人物,为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光彩。

牛玉秋特别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篇小说的发展,在她看来,中篇小说真正崛起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文体特点适应了时代的社会思潮和文学形式的需要,适应了中国作家厚积薄发的创作需求。

诗歌:令人惊喜的丰富性

改革开放为中国诗坛注入了空前的活力,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叶延滨认为,近40年来的中国诗歌有三种主要流向:一是面向世界、向外的姿态,他们往往以现代主义诗歌为主要创作倾向;二是面对现实、向下的姿态,也即对脚下土地的写实主义和民间的姿态;三是面向传统的坚守姿态,坚守古典诗歌的传统,坚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坚守革命文化的传统。40年来,这三种姿态互相角力、互相影响,使中国诗坛生态平衡、健康发展。

商震谈到,40年来诗歌创作最重要的特征是对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现实主义诗歌还在继续发展,从审美视角的扩大到对生活本质的挖掘,都值得肯定。除此之外,其他的艺术探索从未停止,当下诗歌创作的丰富性越来越让人惊喜。从诗歌创作态势来看,40年来,诗歌对经验的记录、对审美的挖掘方兴未艾,还有很大前景。

李少君说,在大众传媒时代,中国诗歌经历了向下挖掘的探索,也需要在未来有向上超越的勇气,在新美学原则的演化下不断开拓诗歌的疆土。张清华认为,因为改革开放而获得的世界视野,让中国作家有了身份自觉,更加注重对本土经验的探究。目前诗歌生态具有多样性,无法用同一种风格或思想去概括。对于中国诗歌的发展,值得抱以较高的期待。

儿童文学:坚持以儿童为中心

儿童文学创作坚持以儿童为中心,起到为儿童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的重要作用。王泉根认为,40年来,儿童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从成人中心主义转向儿童中心,对儿童文学的功能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儿童文学创作越来越多样化,文体形式也更为丰富。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者的读者意识越来越明确。学校教育、阅读推广,跨行业、跨门类的参与,促进了儿童文学的发展。此外,中外儿童文学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密切,儿童文学作品不断“走出去”。

张之路说,40年来,儿童文学走过了不平凡的旅程。改革开放之初,老一代儿童文学作家重新焕发出活力,新一代作家跃跃欲试,不断进行先锋的探索。90年代后期乃至新世纪,商业元素更多进入到儿童文学出版领域,儿童文学也出现了不同的写作方式和取向,但坚守艺术品质、为少年儿童提供精神食粮仍然是儿童文学领域的主流声音。新世纪以来,更多儿童文学作者出现,为儿童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希望新的十年不光是儿童图书出版的黄金十年,也应该是创作繁荣的黄金十年。

方卫平谈到,单纯的娱乐从来不是儿童文学的艺术追求,参与儿童文化建设的人应该通过作品为儿童提供理想图景,不光是来自儿童自己的愿望,更应该包涵成人世界的经验、思考和所得出的关乎童年的洞见。

海飞从童书出版的角度来观照40年来儿童文学的三个突出特点。首先是儿童图书出版的井喷式发展,最早是“童诗三百首”、“十万个为什么”,进入新世纪后有“哈利·波特”等。其次是儿童文学作品质量有极大提高,儿童文学作家梯队整齐,创作门类丰富多彩。第三是中国儿童图画书有了飞速发展。他认为,在新时代,要加强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翻译工作,引导儿童文学在市场经济中健康发展,为中国儿童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

2018-11-05 《文艺报》举办“回首四十年 放歌新时代”首场研讨会 1 1 文艺报 content46874.html 1 以丰富的创作见证现实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