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艺术评论

洒满幸福的“撒花坡”

——简评首部扶贫题材微电影《撒花坡》 □高小立

微电影的兴起是与网络新媒体以及自媒体的风起云涌密不可分的,短小精悍的体量与当代人尤其年轻人碎片化的信息接受方式相适应,微电影投资小,传播、收看的便捷也是其迅猛发展的因素。微电影创作几乎涵盖了大银幕所有题材类型,既可独立成篇,也可做成系列片,越来越受到主管部门和从业者关注。

《撒花坡》,一个很文学、很美的名字,是一部时长只有26分钟的微电影。故事却没有“撒花”那么浪漫,而是讲述了彝族群众在撒花坡扶贫修路的艰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以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为素材的影视剧已有不少,用微电影艺术形式表现扶贫还是第一部。微电影的故事不可能错综复杂,选择微电影讲述扶贫,考验的是叙事的角度。撒花坡是因为没有路才一直穷,主创以类纪实风格聚焦回到家乡当村官的彝族大学生秋红,带领全村35户彝族同胞修路的故事,叙事核心是要修路就必须做通自己亲大舅毕摩的工作。毕摩是彝族村民最敬重的长者,彝族同胞的婚丧嫁娶乃至祭山神都必须由他主持,如果修路经过的风水宝地被破坏将惹怒山神,毕摩就成了最大的罪人。撒花坡的扶贫不仅面临偏远山区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团结问题,同时,还要面对如何解决脱贫致富与传统民族文化习俗之间的矛盾。党和政府的扶贫工作不是为了彰显一方官员的政绩,而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这种幸福生活不只是物质上的吃饱饭、把洋芋卖到城里挣到钱,也包括精神上彝族同胞宗教礼仪的信奉。

我们看到,影片一开始,就是扶贫工作队五次为修路登门毕摩家都吃了闭门羹,但是书记一点儿没生气,更没有怨气,反复和扶贫干部说,要尊重并理解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尽管围绕修路的矛盾很尖锐,但故事讲得和声细语、娓娓道来。其实,彝族村民非常有自尊,都不愿意戴上贫困户的帽子,毕摩本人何尝不想村里早日修好路,让村民别再因为土路颠簸而影响洋芋等土特产的销售。要脱贫,先修路;要修路,必须毕摩点头。等待毕摩同意,就拖延了脱贫的时间,但如果贸然强行修路,必然导致包括毕摩在内的彝族村民的反感,这与我们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民族政策背道而驰。千百年来,彝族同胞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视为夷族,分而治之,唯有新中国将彝族同胞视为祖国大家庭中当家做主的一份子。当年毛主席将带有贬义的夷字,改为“上面有房,下面有米有丝”,富有吉祥寓意的彝字,得到彝族同胞由衷的拥护。从片中我们看到,扶贫工作队的理解包容,亲外甥大学生村长的耐心,加上其妹妹因为村路颠簸险些耽搁了心脏病救治的事实,这些最终让毕摩认识到,修路是为了让彝族村民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大好事一定会得到山神护佑。最终,脱贫的路修通了。

该片编导很好地利用了微电影艺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传播效应。同时,作为一部少数民族题材,导演叶多多大胆启用非职业演员本色出演,方言台词、民族服饰、原生态山歌、神秘色彩的彝族祭山神仪式,都增强了影片的地域特色和真实感。

路通了,撒花坡上洒满了彝族村民的幸福。

2018-11-23 ——简评首部扶贫题材微电影《撒花坡》 □高小立 1 1 文艺报 content47159.html 1 洒满幸福的“撒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