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世纪美术

彭祖述松花石百砚展弘扬传统文化

《论语》砚(砚石:通化葫芦套紫松花石)

绿水青山砚(砚石:白山江源松花石)

残荷砚(砚石:通化葫芦套彩料松花石)

始平公造像题记砚(砚石:白山江源松花石)

12月6日至13日,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长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投石问道——彭祖述松花石百砚艺术作品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行。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今年86岁高龄的艺术家彭祖述近十年来创作的上百方具有艺术性和地方特色的松花砚雕作品。

松花石产于吉林长白山下,色泽丰富,石质温润,纹理天然。松花石砚初制于明代,被清皇室定为“御砚”。彭祖述是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退休后曾用十年之功创作了一部微刻石雕《石头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地域特色的魅力,他又花十年心力,创作了融传统与现代艺术创新于一体的“松花石百砚”。此次展览展出的这些作品共分为宫廷砚、微刻砚、篆刻砚、书法砚、天籁砚、奇石砚、文玩小砚和传统砚8个系列,加上序篇砚、尾声砚和姊妹篇砚在内共计108方。这些作品以不同的题材、表现手法、色彩和造型,从多个侧面呈现了当代松花砚的美,对开辟松花砚发展新路具有积极意义。除此之外,展览还展示了艺术家在刻砚选石的同时,系统完整地收集整理出的一套松花石样板石,分为紫、绿、黄、彩、黑、白6个系列和百余个品种及矿坑产地,共计230块,让观众对松花石的样貌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多年来,彭祖述在艺术创作中始终要求自己努力创新,独辟蹊径,在作品中集书法、篆刻、微刻、雕刻、砚铭和文学于一体,在“砚以用为本”的基础上赋予其艺术性和观赏性,力求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时代内涵和精神内涵。据悉,为创作好“松花石百砚”,彭祖述携子彭沛等走遍中国四大名砚生产基地,拜访了各地的刻砚艺术家,力求通过深入沟通交流,做到心中有数。

在同期举行的彭祖述砚雕艺术研讨会上,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彭祖述砚雕艺术、松花砚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前景、砚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松花石样板石的收集整理等学术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会者充分肯定了彭祖述对砚文化艺术作出的贡献和推动砚文化创新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对彭祖述创作的“松花石百砚”予以高度评价。大家同时表示,松花石样板石的收集和整理,为全面开发、利用和研究松花石打下了坚实基础,具有导向性的意义。

2018-12-14 1 1 文艺报 content47495.html 1 彭祖述松花石百砚展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