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华文文学

叙说香港文学的前世今生

——赵稀方《小说香港》新书发布会在香港举行

日前,由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和《香港文学》联合召开的《小说香港:香港的文化身份与城市观照》新书发布会在香港举行。该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赵稀方与《香港文学大系》总编陈国球及南京大学教授刘俊举行座谈,细说香港文学的前世今生。发布会由《香港文学》总编辑周洁茹主持。

从《小说香港:香港的文化身份与城市观照》,到即将出版的《报刊香港:历史语境与文学场域》,赵稀方研究香港文学20年,研究领域涉及香港文学的历史起源、文化认同、本土意识、城市经验、报刊脉络等方面。发布会上,赵稀方回顾了自己从事香港文学研究的起源和历程。他本来对香港文学了解不多,最初由于社科院文学所的战略安排研究香港文学,后来就“执迷不悟”了。《小说香港》写于“九七”后不久,主要从文化身份与城市经验的角度研究香港文学,2003年由北京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相隔15年之后又由香港三联书店修订出版。赵稀方表示,很希望听到香港读者对于《小说香港》的看法和批评的声音。

鉴于现有的香港文学史主要以作家作品为框架,赵稀方一直希望能够疏理香港报刊,多次妇香港查阅原始报刊、翻看微缩胶卷等资料,他表示,内地的香港文学研究稍显得寂寞,不过看到第一手资料时,会纠正文学史的很多问题,这也是一种探索历史的乐趣。

陈国球用“惊艳”来形容《小说香港》,无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都超出预期,令人心生敬佩。他说,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学界出现了对于文学史的需求,内地以陈平原、黄子平、王晓明、陈思和等学者为代表提出“20世纪文学史”等问题;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以后,香港学界也对此多有关注,希望从历史寻找文化来源、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重新思考如何书写文学史的问题;台湾“解严”以后学界对文学史书写也很有想法。赵稀方《小说香港》的出版年代是2003年,当时香港文学研究的热潮已经过去,赵稀方不是跟风赶时髦的做法,而是本着学理的态度来看香港。《小说香港》一书中的很多观点,都和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香港文学部分很不一样,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内地学者对香港研究认真的态度。

刘俊曾为《小说香港》写过书评:《“叙事”转型和“历史”重构——〈小说香港〉的特点和价值》。他认为,《小说香港》的出现就内地的香港文学研究生态而言是里程碑式的。改革开放之初,内地就开始了对香港文学的研究,也出现了多种香港文学史,对研究者来说有一些帮助,不过大多沿用旧有思维,史料也不尽准确。黄子平在《香港文学史:从何说起》中指出,内地写香港文学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程式,很容易出现用写现当代文学史的方式套用香港的问题,显得有些粗糙,不见得完全吻合。而《小说香港》恰恰对此是个突破,它不是按照年代、开端、高潮、结局这种条块式的结构来写,也不是按照社会背景、思潮、作家作品的既有框架来研究,而是以问题意识带入香港文学的研究,这和作者的理论素养很有关系。赵稀方对后殖民理论和西方新历史主义的研究,使得他有一种理论高度和全新的思维,以此建立了一种新的研究香港小说的视角。

香港作家联会会长陶然,《香港文库》总策划郑德华,香港《文学评论》总编林曼叔,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周蜜蜜,以及凌逾、杨彬彬、汤俏、霍艳等参加发布会。陶然表示,香港回归以后学界对香港文学的研究状况不尽如人意,正因为如此,赵稀方重订旧作,出版新作,很令人敬佩。郑德华提到50年代的作品《苏丝黄的世界》的意义,认为该作很有影响但无人注意,赵稀方也认为这一作品正是东方主义叙事的一个缩影。林曼叔肯定了赵稀方报刊实证研究的做法,提醒人们注意香港文学的复杂性,并希望香港学界能够写一本香港文学史,《文学评论》本身也一直致力于为香港文学史写作提供历史材料。香港作家黄虹坚则提出,在香港写作非常寂寞,希望学界多关注香港文坛的学者。

周洁茹在总结中表示,希望《小说香港》等著作的出版,能够带动香港文学研究热潮,《香港文学》会一如既往地关注香港文学创作及其批评,2019年,改版后的《香港文学》将会开辟赵稀方专栏研究。

(汤 俏)

2018-12-21 ——赵稀方《小说香港》新书发布会在香港举行 1 1 文艺报 content47588.html 1 叙说香港文学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