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影视剧发展史》全面记录了河北影视剧从发轫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叙事宏大、资料翔实、论述剀切、视野开阔的影视剧史专著,虽然着眼于河北,但无处不翻涌着时代的浪潮,是中国影视剧波澜壮阔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全书共分10章,总计30余万字。第一章至第六章,按照时间顺序,分六个阶段梳理了河北影视剧的发展历程、创作特色,对重点作品和重点人物予以较为详尽的评析。从“史”的角度而论,这六章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40年里河北的电视剧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相较而言,电影创作虽然也有《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血战湘江》这样的“高峰之作”,但总体稍弱。所以,全书把电视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章为“相对领先的初创期(1978-1983)”:河北电视剧滥觞于1978年,与改革开放同步,而且出手不凡,在全国电视剧尚处于草创懵懂期的时候,撞了头彩,一炮打响。1979年由河北电视台拍摄的两集电视剧《女友》获得中国首届“飞天奖”一等奖,另两部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均为中央电视台拍摄。第二章为“洼地里的跋涉期(1984—1990)”:何为“洼地”?作者把河北的影视剧创作放置全国的大背景下得出的结论,四周崛起,而河北在这一时期却后继乏力,几乎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作品。第三章为“繁华初现的成熟期(1991—2000)”: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电视剧走向成熟的时期,《渴望》《围城》《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三国演义》《水浒》等,都是这期间的佼佼者。河北的《少年毛泽东》《大唐名相》《黑脸》等也取得不俗的成绩。第四章为“韧性坚持的积累期(2001—2008)”:放眼全国,《长征》《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宅门》《闯关东》等电视剧是这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河北在这个时期提出了“占领市场竞争制高点”的口号,探索影视剧的市场化机制,一批民营企业制作单位开始出现,思考如何打造具有燕赵风格河北特色的作品,电视剧《关汉卿传奇》《神医喜来乐》在走向市场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第五章为“‘河北现象’爆发期(2009—2013)”,第六章为“‘河北现象’后的攀登(2014-2018)”,这两章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河北现象”,可谓河北影视剧发展新阶段的一个成功标识。
“河北现象”的概念,是评论家仲呈祥于2013年12月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河北现象”的宝贵启示》一文首次提出的。他指出:“中国荧屏刮起了一股引人注目的‘河北风’,一批数量可观的具有鲜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燕赵风骨的优秀作品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据统计,2009年至2013年,河北创作的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的有16部,共计494集;还有多部电视剧在一线省级卫视热播。河北拍摄出品的20余部电影在商业院线和电影频道播映。不仅数量大,而且精品叠出,社会反响热烈,频频获得各种奖项。电视剧《海棠依旧》《为了新中国前进》《打狗棍》《先遣连》,电影《谁主沉浮》《西柏坡》《英雄黄骅》等都产生了巨大反响,尤其是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更是成为河北电影史上的高峰之作。能在文艺界被称为“现象”,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可以说是对河北影视剧创作的高度肯定,更是河北影视人长期积累、久久为功结出的硕果。
本书辟出专节对“河北现象”的成因予以“探秘”分析:一、文化依托:在中国视域里讲好河北故事;二、主题开掘: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流;三、类型探索:多样化冲动下的主旋律坚守;四、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和商业伦理的构筑。从燕赵文化的历史背景,到现实新价值观的体现,从河北地域特殊的红色基因,到市场化的商业运作,全面论述了“河北现象”形成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因,给影视界提供了一份值得思考借鉴的答案。
如果说前六章属“史”(第十章专门介绍纪录片、动画片和广播剧创作生产情况,亦属“史”类,似乎可放在前面),那么,第七章至第九章则属“论”,对河北影视剧的创作道路、审美风格予以学术意义上的总结,对河北影视剧存在的问题予以客观理性地揭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路径。相对于“史”的梳理,需要资料翔实,数据准确,评价得当,“论”的阐述显然更难一些,需要站位高、视野广、论述深、把脉准,需要很高的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
本书拿出三章做“论”,显示了作者的学术勇气和理论自信,这种勇气和自信是建立在作者对河北影视剧深入研究、深度把握的基础上的,其成果和结论也是令人信服的。比如,总结出河北影视剧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有五个特色:一、植根生活沃土,关照现实不“悬浮”;二、把握艺术真实,尊重历史不戏说;三、塑造典型形象,刻画人物不浮躁;四、注重细节真实,凸显艺术质感不浅薄;五、坚持“寓教于乐”,紧接地气不媚俗。再如,对河北影视剧的美学分析从“燕赵风骨”入手,从它的义、形、魂充分阐述了河北影视剧壮美崇高审美范式形成的深刻原因,并结合具体作品具体分析。正如评论家李准所指出的:“重义轻生,慷慨悲壮,打遍天下不平事是河北人民普遍具有的风骨,河北出品的影视剧紧紧抓住了这种风骨,并使它成为‘河北制造’区别于其他地区影视作品的最大特征”。
书中还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即文艺作品的“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由河北拍摄的《血战湘江》就是这样一部拥有“红色基因”的作品。“红色基因”的内涵是什么呢?有论者指出:“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思想因子的总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革命道德、思想路线以及先进本质的集中体现。”河北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有革命圣地西柏坡,有狼牙山五壮士,有敌后抗日根据地,等等。新中国成立后也相继诞生了许多优秀革命文艺作品,如《白毛女》《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平原游击队》等,可以说,这片土地上流淌着强大的红色基因。所以,在改革开放40年里,河北影视剧和其他地区相比,依托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创作出大量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形成了较为突出的河北特色。在今后的影视剧创作中,如何更好地让“红色基因”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是河北影视剧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河北影视剧发展史》是经过河北省立项批准的社科课题,通过搜集资料、调看片子、采访主创、汇集研究成果、精心撰写,历时3年编纂而成。在书目的编排上也很有特色,以“史”带“论”,“史”“论”结合,既有具体作品的评析,又有理论上的概括总结,形成了以年代为经、作品为纬、人物为点的编排格局,全景式地描述了河北影视剧的发展历程。同时,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影视剧发展作为一个宏阔的背景,也在书中得以脉络清晰地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