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赏读陈奕纯的国画《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先则惊讶,之后是激动。惊讶者是艺术精神焕发,激动的是那照亮心灵的大美。
画山水者,得具大气局、大襟怀,即是“搜尽奇峰打草稿”,其实所写的还是自家胸中丘壑,是创造性的墨舞山河。有什么思想境界,笔底就有什么样式的山河。因此我们常说,艺术是思想者的艺术,艺术是艺术家的智慧结晶。
在壮怀激烈之中,笔端气象万千,满满的感情,借着创造的契机,驰骋、奔发、激越、飞扬,这是创作者精神风貌的展示。故写山要情满于山,让山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这是我们喜欢阅读山水画作的原因。
山有种种,尤其我国,东西南北的奇峰巉岩众多,各具特色,可以说千姿百态,为画家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于是,古往今来诞生了多少这方面的杰作。这是后来者丰盈的精神滋养,是可供借鉴和学习的创作富矿。我们知道,创造是个性化独特的精神活动,造化自然很重要,可是也离不开优秀传统艺术的继承。继承其实也是以我为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因为有所扬弃,在扬弃的过程中,摸索到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
陈奕纯的《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就是因为它是扎根于传统之作,是浑厚而苍莽的作品,同时又是具有思想性之作。如何说呢?它是厚实的、笔透纸背的,充满着民族气派、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作品。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陈奕纯独立思考并坚持的创作原则。它因此接续着宋元的气韵,莽荡而激扬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气神;或者,这就是它照亮我们心灵的力量。
让精神焕发,并得以在纸墨间充分呈现,可以看出陈奕纯为此的努力,这就是他独特的创造了。整幅画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华光烛照,云蒸霞蔚,远山近峰,一派灿烂辉煌;于是,满目都是光彩,都是生动的气韵。陈奕纯充分地展现了他在光与色、光与影方面的匠心独运。
光与色或者光与影的运用,历来为西画所擅长,东西文化交流融合之后,我国画家中的先行者,于此有过可喜的尝试,并卓有成绩。而陈奕纯此作,似乎有更进一步的发挥,表现得更加成熟和圆融了。
这个开放的时代,固步自封是愚蠢的,最好的态度当然是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这是一种聪明的态度,也是开放的襟怀,我尤其欣赏陈奕纯艺术上的有容乃大。那些灿烂的光华、流霞,层次分明的生动,光影与颜色的妙用,流动着的气韵,让人赞叹不已。可以看出,为了更好地绘出画面上饱满的精神和气象,陈奕纯无所顾忌,他甚至不惜打破陈规,例如在用光用色上,就十分大胆泼辣,这是一种大气魄。然而,画面却很和谐,鼎鼐中西,却还是民族的风情,这就很难得了。细细品味,我们发现,陈奕纯没有丢掉根本性的东西,他掌握着一个创作的原则,就是中学为本,西学为用。
画画,我们总强调气韵,但气韵是什么呢?气韵者即是元气。好的画,神完气足,元气淋漓。气韵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乾坤的轮转,曲线的流动与自由的舒展,就是美妙的节奏和旋律。我们的艺术创造,正是要寻找与我们心灵律动相对应的天地的韵律,并充分地体现。陈奕纯的《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就堪称这方面的佳构。
我们虽然很难说,陈奕纯笔下的山是岱岳黄山,或是峨眉武夷,但它的容量很大,大气磅礴,包容着中华群山众壑之壮美,是集中而典型的艺术表现。这是中华民族的绚丽之美,是中华民族的气质和伟岸的精神。
陈奕纯创作这幅作品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是有所寄托的。在一篇《着了火的霞光,着了火的山》的获奖散文中,他如此动情地讴歌:“好一片着了火的霞光,好一片着了火的山!霞光的源头是霞光,山的源头是山,一挥手,火,咆哮着,奔涌着,一路飞跑着就上来了。”
这是我读到的礼赞丹霞山中最美也最动人的文字。当然,我们不能把《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理解成是对丹霞山的绘写,如此理解就太具局限性了;但散文《着了火的霞光,着了火的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这幅《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两者的精神脉络是相通的。我想,陈奕纯的这篇散文或者这幅国画里,所歌颂和绘写的咆哮着、奔涌着、一路飞跑着的火,以及着了火的霞光、着了火的山,就是我们民族不屈的力量、我们民族坚强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