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的积极引导下,体育、教育、科技、农业等多元产业文化在旅游领域的不断延伸,为“旅游+”拓展了新的空间,文旅产业发展未来可期。随着机构改革方案的落地推进,国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已开启。在本次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阿来对文旅融合和环境保护问题表达出高度关注。一方面,他认为这对于经济和文化都是有益的推动;另一方面,文旅发展带来的后果和不足也引起了他的担忧。
阿来认为,我们在文化的挖掘上不够,这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在各个地方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有些对于当地真正的历史认知挖掘不够。今天我们有大量流行文化、娱乐文化,很多时候,文化旅游不是沉下去,寻找当地真正有精神价值的文化资源,而是在跟风,看社会流行什么。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文化中的一部分变成可以演出的东西,当社会旅游业进行发展和开发并且提出需求时,我们的文化有点跟不上。结果是,我们在打造古镇、古城的老街区时,在规划上陷入严重的同质化。“换句话说,就是文化旅游跟文化的价值、文化的独特性,尤其跟地方连接的内容还没有充分展现。当需要呈现文化的时候,我们其实不知道呈现什么,所以只好在另外一个地方去抄个范本,就成了按一个模子生产出来的景观。”这个时候,就需要把商业、政府和文化工作这三种力量融合在一起。
去年阿来创作了以“5·12”地震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云中记》,从他开始写作的那一天起,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他在文学中所表现的内容。阿来说,“人不光是生活在人与人关系的社会中,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比社会更大的生物圈当中。如果没有自然环境,人的生命会失去依托,因为人不是在地球上孤零零地存在,相伴我们的还有动物、植物,所以如果我们中国文学老是把着眼点放在人跟人的关系上,恐怕是不够的。”
前不久,西藏当地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旅游,阿来觉得环境保护已经越来越有必要。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团组会议中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中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们改善自己生活的能力越来越强,但是破坏环境的能力也变得更强,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于一种危机中。“我倒不相信一部小说就可以教化人,但我们的文学总该呈现出来这种关切,多多少少它可能会影响到一些人,培养一种尊重环境、尊重自然的意识。”
在一年的履职过程中,阿来发现,虽然成都现在GDP排名已经上升到全国第六、西部第一位,但是四川也是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任务比较重的一个省份。“去年12月到现在我又去了四次凉山州,这个过程对我从事文化工作很有启迪。我自己还是四川作协主席,就四处跑一跑,发现一些题材,然后推荐给我们的一些作家,写的过程当中,大家再一起商量,一起提升这些作品。我们不能对这么一件伟大的事情视而不见,因为它是为了追求社会公平,让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都得到改善。”
(丛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