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具体而言关系到能否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因此,中国的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目的和意图是通过设计合理而有效的课程得以实现的,但对一线的教师和学生而言,课程中承载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具体呈现于教材之中。因此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贴身之物”,其影响更直接也更具体。
正因为如此,国家对教材建设高度重视,将教材作为国家事权,必须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因此,教材建设依然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系统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制意识和国家安全、民族团结以及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此,教材需要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以理性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但对中小学生来说,借助于美育的理念和方法,收“以情感人”之效,是另外一种智慧的选择。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思想,奠定了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孔子深知艺术审美的力量,虽然“礼”与“德”已由德育内化为一种心理要求,但只有“成于乐”“游于艺”的美育才是最高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也强调了美育对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借助于美育的力量,运用优秀的美术作品在美术及其他学科的教材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文化自觉和自信?
我看了各个地方编写的教材,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对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文化经典、艺术经典阐述得不够系统,介绍得不够充分,存在西方经典大于中国历史传统经典的倾向。我认为应当加大中国经典的比重,让学生感佩于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和文化的深厚与灿烂。这样,文化自信、中国精神、中华美学精神就不是一些空泛的名词。应该整理出一批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又具有现代教育价值的美术作品,使之成为中小学美术教材和其他教材中的典范。
我认为博物馆、美术馆蕴含着大量中国文化经典与艺术资源,应该有机地与中小学美术教材及其他学科教材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认识更多中华艺术瑰宝。比如小学教材里应多用一些经典美术作品作为插图,像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傅抱石的《待细把江山图画》、关山月的《绿色长城》等,应广泛地收入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地理教材、历史教材和美术教材。
基于以上思考,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在中小学的美术教材中应当加大中国传统与现当代美术作品的比重,在教材的文本上突出“中国意识”,体现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通过选材与文字表述,让学生感受到教材对中国文化及艺术的“偏爱”,并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和理解,从小建立起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并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情操。
第二,在诸如《语文》等非美术教材中也尽可能运用中国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美术作品的感染下,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与原理。美术作品与照片虽然都有直观的特征,但照片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情感与价值倾向不明显,美术作品则是经过艺术家主观选择和艺术强化的,因此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艺术家在作品中体现出的对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爱国主义的正向倾向。比如,在地理教材中用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在思想品德教材中用雕塑《雷锋》,在历史课本中用老子、孔子等经典绘画或雕塑,都能获得照片或者文字说明难以企及的感染力和学习效果。
第三,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应该无偿地向美术教材的编写提供中国传统和现当代优秀美术作品的图片资料,以帮助教材更好地体现“中国味”。博物馆和美术馆的馆藏作品是国家的财富,国家的财富理应服务于国家利益,而中小学教材的建设就是重要的国家利益。因此,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应该无偿地支持国家的教材建设,以保证美术教材的“中国味”,并提高其审美品质。
第四,建立博物馆、美术馆与中小学的联动机制,积极开展馆校合作教学,在有条件的地方形成相应的机制。学校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在博物馆和美术馆上美术课(目前许多学校以安全、交通、时间等理由对此加以阻止)。博物馆、美术馆也应该提供场地,制作导览资料和提供其他信息设备,安排公共教育专家与学校的美术教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既活化了展(藏)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又帮助学生以直观和体验的方式认识了中国传统和现当代优秀美术及工艺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情怀,建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