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页。)这一指示包含以下深刻认识:文艺经典具有广泛影响、不会过时的外在特征,而其根本原因在于内容深刻、丰富及其他各方面的综合创新性,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经典创作当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最终目标。这一深刻见解对当前文艺精品创作的启发价值在于:作家艺术家坚持现实主义精神,扎根当下生活、厚积薄发、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反映时代主题的力作,是实现从精品到经典跃升的根本途径。
经典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
关于“经典”范畴的使用,我们经常有一些模糊认识。这主要表现为:第一、经典是神圣的、神秘的,高邈而不可及的,只有前人才能创造经典。当代创作切近现实,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与淘洗,无法判断其是否“经典”。“我们有一种错觉,仿佛一说‘经典’,就是指古代人或者至少是前代人的作品。也许时间可以造就经典,但经典不是个时间概念,而是品质的概念,当代文学同样可以‘经典’起来”。( 张江等:《捍卫文学经典》,《人民日报》2014年5月16日,第24版)第二、经典具有跨时空品质,是留待后人阅读的。因此,创传世之作,可以不考虑当代人的生活,可以天马行空反映一些所谓“普世”问题。此认识极其错误,背离了文学是现实生活能动反映的根本道理。“幻想同代人不阅读、不接受的作品后代人会接受,这本身就是非常乌托邦的。当代作家所表现的经验以及对世界的认识,是当代人更能理解还是后代人更能理解?当然是当代人更能理解当代作家所表达的生活和经验,更能够产生共鸣。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人对一个时代经典的命名显然比后代人更重要”(同上)。上述两种认识危害极大,不仅混淆视听,而且给当前文艺精品创造带来消极影响。前者使部分艺术家放弃艺术理想,放任自流,降低作品品质;而后者则导致其脱离现实,创作所谓“高蹈”或“纯唯美”之作。
事实上,经典都是对其产生时代情绪和精神的凝聚,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没有脱离时代的经典。经典首先是当代经典。鲁迅的“国民性”批判虽然具有普遍意义,但其主要针对清末民初的社会现实和思想启蒙语境。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更是文艺复兴精神的形象书写,以此掀起了反抗黑暗中世纪的热潮。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深刻地揭示了俄国由农奴制到资本主义制度转型时期各阶层人物的典型心态。同样,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刘心武的“伤痕”意识、蒋子龙的“改革”精神、路遥的“平凡人生”叙事、贾平凹的“浮躁”情绪书写、张炜的“融入大地”诉求等也都浓缩着时代影子。当代文艺能够创作经典之作,当代精品也能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经典。虽然这一“现代经典”不等同于文学史经典,但也要突出其可接受性及广泛影响。唯有根植现实,通过典型形象凝聚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才容易达到上述效果,成为时代的史诗。
现实主义是新时代文艺经典创作的根本路径
现代经典不是神来之笔,不是模仿之作。它需要艺术家积极投身实践,以“干预生活”的姿态回应现实,以妙笔生花的才能艺术地呈现现实,书写当代中国人的奋斗与追求,凝聚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放歌。
第一、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当前文艺创作没有达到理想高度,很大程度在于偏离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去历史化”创作不尊重历史事实,穿越、玄幻不尊重生活真实,游戏、娱乐创作不严肃对待生活事实,低俗媚俗之作躲避崇高、不揭示社会真相与历史发展规律。改变上述繁而不荣、多而不精的创作现象,需要呼唤现实主义精神。现实主义创作不仅在方法上强调立足现实、反映现实,而且在艺术构思上突出再现性、客观性,在表现手法选择上强调写实性;现实主义创作不仅重视细节真实,而且重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塑造。这是一种永不过时的创作方法。在现实主义看来,无论是取材历史还是当前生活,艺术家都要有一种现实关怀,有一种问题意识,都要直面人生。
需要注意的是,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并不排斥浪漫主义情怀。“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4页。)因此,在具体创作中,艺术家应该将现实精神和浪漫情怀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塑造正面人物,赞颂英雄形象,以其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事迹鼓舞人民,向人民昭示美好的生活前景,描绘民族发展的美好未来,激励大家为实现各自的“梦想”而奋斗。
第二、努力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制约当前文艺经典涌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品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较差,难以唤起读者兴趣和观众欣赏欲望,难以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同质化、模式化、类型化创作盛行。作品取材“反腐”或关注“底层生活”,意在传播社会正能量,本身有其积极意义。但由于千人一面、万人一声,看其开头、知其结尾,不能引起读者兴趣,其效果和影响可想而知。二是琐碎化、离奇化的情节呈现。为了让读者感觉真实,事无巨细、照搬生活;为了吸引读者目光,夸张化地虚构生活。有些作品虽然部分地达到了目的,但总体让人感觉并不“真实”。突破上述“瓶颈”的根本途径在于作家提高艺术修为,以现实主义方法塑造典型人物。作品主要人物既性格突出,个性鲜明,又能反映生活中某类人的特点,具有典型意义。为了突出其典型性,作品既强调细节真实,又注意将其放在典型环境中加以塑造,凸显社会发展某些本质规律。如此处理,既能避免“席勒式”创作,又不至于重蹈“琐碎的个人化描写”,有利于典型形象的塑造。“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同前,第12页。)这一深刻认识为现代经典创作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使命,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倾情服务人民,倾心创作精品,热情讴歌全国各族人民追梦圆梦的顽强奋斗,弘扬崇高理想和英雄气概,在文学、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绘画、综艺等领域涌现了大批精品力作,取得了突出成就。电影《百团大战》、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海棠依旧》等都具有传播正能量、温暖人心的功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中的《长征大会师》《淬火成钢》等都具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特质。它们是近年来文艺领域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经典之作。面对火热的社会实践,作家艺术家既要脚踏实地,心系人民;又要坚守艺术理想,精益求精。相信精品创作繁荣指日可待,精品力作成为现代经典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