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新作品

大志于心 大美于行

□朱东锷

拉萨的夜姗姗来迟。我生活的南国花城,夏日晚7点后渐渐夜色笼罩,华灯初上。而此时,拉萨才渐渐日影西斜,云影变幻,彩霞满天。在与布达拉宫隔河相对的文成公主剧场,我们相约观看大型情景歌舞剧《文成公主》。等候时,瓢泼大雨骤然而至,但我们很快有了满意的答复:就算下雨,露天演出照常。湿漉漉的剧场座位,坐满了或打着雨伞、或穿着雨衣的男女。音乐乍起,歌声飞扬:“金色的微风/吹过一千三百年/银白的云朵/飘过一千三百年/美丽动人的故事/流传了一千三百年……”随着一众身穿唐朝宫廷盛装和吐蕃服饰的俊男美女的歌舞,我梦回唐朝,梦回古老的西藏——吐蕃。

唐太宗贞观年间,雪域高原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建立了吐蕃王朝。松赞干布积极加强与唐朝的关系,派使臣向唐请婚,遭唐太宗拒绝。松赞干布武力请婚,战败,再遣大相禄东赞往长安谢罪请婚。唐太宗感其诚,也为边陲稳定,答应请婚。美丽、聪颖的宗室之女被册封为“文成公主”。知道将要远嫁吐蕃,却不知是福是祸,是豆蔻如花的生命盛放还是悄然枯萎?公主犹豫、惆怅、恐惧、彷徨、忐忑、无助,对遥远的吐蕃和素未谋面的赞普心存疑虑和担忧,却又有些期盼和向往,公主清楚远嫁和亲肩负的使命,仁慈善良笃信佛教的心中升腾起一个梦想:我想要生者远离饥荒/我想要贫者远离忧伤/我想要老者远离衰老/我想要逝者从容安详/啊 我的梦想啊/想要吐蕃成为人间天堂。

那年隆冬,文成公主在唐朝和吐蕃专使及文士、工匠、乐队、宫女等随从的陪同下,从长安出发,向着寒冷而陌生的西域前行。

数着星星数着牛羊,采摘青稞采集格桑,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公主与赶来迎亲的赞普在青海扎踜湖会面了。翻过巴颜喀拉山,越过通天河,到了玉树的贝纳沟。公主拿出谷物种子和菜籽,与工匠一起向玉树人传授种植的方法和磨面、酿酒等技术。公主受到了吐蕃人民的欢迎,得到赞普宠爱,他们专门为公主修筑了布达拉宫。公主用心设计、协助建造了大昭寺和小昭寺。吐蕃没有文字,记事都用绳子打结或在木头上刻符号表示,公主劝赞普设法造字;又协助赞普效仿大唐建立吐蕃的法律和典章制度,制定吐蕃六部大法。随行的文士们帮助整理吐蕃的文献,记录大事件,使吐蕃的政治走向正规化;工匠们传授农具制造、农业技术、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辗磨、冶金等生产技术,吐蕃人民开始挖沟畦,阡陌纵横的田野大获丰收;乐师优美的音乐在吐蕃的领地上回荡……公主带来的诗文、史书、佛经、历法、医典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汉藏文化交融,加强了汉藏人民的情谊,为汉藏民族团结谱写了一首万古流芳的颂歌。

夜色中的布达拉宫美轮美奂、富丽堂皇,让人想起神话中天上的宫殿。不管是宫殿布局、土石木结构、金属冶炼,还是宫殿内构图精巧、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雕塑和壁画,布达拉宫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

仿佛冥冥中真有安排,进藏前半个月,中央电视台导演张恭豪与我们分享了他为庆祝建军80周年率剧组到成都军区拍摄纪录片《军旗》的感人故事。剧组采访了曾拍摄电影《西藏风云》的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翟俊杰。镜头前,一身戎装的翟导声情并茂:“1951年,毛泽东主席一声号令,进军西藏。十八军十万筑路大军翻越了巴颜喀拉山脉、横断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四大山系,渡过了闽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五大水系,一边行军,一边修路。从那时候起,我的心里就耸立着一座座雕像……2250公里的川藏线,竟有2000多名父兄把崇高理想和血肉之躯融进其中,每一座里程碑下,就有一名战士的忠魂!十八军将士,凝聚着老西藏精神,它的本色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

那时,在海拔4000多米高寒缺氧、自然灾害无数的恶劣环境下,战士们忍饥挨饿,全凭人工、锄头、钢钎、锤子等简单工具、原始方法,11万军民日夜奋战,攀悬岩、爬雪山、蹚急流、架桥梁、打隧道……经过4年多的艰苦奋战,流血牺牲,两条公路于1954年12月25日同时达通到拉萨。两条全长4350多公里,3000多名战士长眠在修筑路上。在世界屋脊人类生命禁区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这几天,当我在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上穿行,或高低起伏、或蜿蜒迂回、或崎岖险峻、或舒缓平坦,眼前就不断浮现一幕幕让人震撼的画面。

在雪域行走,总有许多感动。一路陪同的藏族汉子次仁,热情地给我们讲解着五色经幡的寓意,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和塔葬的风俗,藏族的各种礼节和禁忌,唐古拉与纳木错山环水绕永恒的爱情……次仁的讲解、沿途变换的风景和正在建设的场景感染着我们,分散、舒缓了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沿途所见,最明显的感觉莫过于城市面貌和交通运输面貌的巨变。墨脱公路的通车,结束了全国最后一个县不通公路的历史;拉萨机场建成,为西藏与内地架起空中金桥;青藏铁路通车,雪域天路为藏家儿女送来吉祥安康……这一切,像一条条生命的脐带,哺育滋养着西藏的美好与繁荣。

车窗外,皑皑雪峰不时闪现。我极目凝望,满眼是白雪覆盖的峰顶和黑褐色的山体,却看不见心中那座哨所的影子。拍摄纪录片《军旗》的过程中,张恭豪导演一行曾登上“千山鸟飞绝”的“云中哨所”——詹娘舍哨所和查果拉哨所,实录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哨所生活。巍巍雪峰中,3座烈士的墓碑耸立。那天,3位年轻的战士在背水途中遭遇连续雪崩,3个年轻的生命长眠于雪域高原,血色的碑铭仿佛是3位战士的化身,永远地守护着这片苍穹。作为一名警察,我又想到了那些昼夜在氧气稀缺的高原上奋战的同行特警战友,去年,拉萨特警队的战友们参加各类安保维稳执勤任务高达1100余次。我还想到了那些世代生活在高原上的同胞兄弟姐妹,在高原生活,除了习惯,更需要一种精神和毅力。

两束耀眼的灯光把我的思绪拉回现实,是旁边马路上迎面驶过的汽车的灯光。夜风轻轻,夜凉如水。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占国土面积八分之一的西藏辽阔广袤。蓝天、白云、雪山、湖泊、河流、草原、湿地、森林,雄鹰、奔马、牦牛、羚羊……一幅幅壮美的自然风光画卷,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经幡、转经筒、宫殿、寺院、唐卡、活佛,青稞酒、酥油茶、奶茶、糍粑,简单、朴实的生活方式。大志于心,大美于行,这个行,不仅仅是行走,更多的是行动,是建设和保护。只要我们珍惜地球家园,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奉献精神,一个大美中国必将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9-07-15 □朱东锷 1 1 文艺报 content50503.html 1 大志于心 大美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