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共同主办的2019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日前在京落下帷幕。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届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的主题为“致敬祖国”。参演的11部剧目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校园戏剧创作的现状和特色,反映出当代大学生青春昂扬的精神面貌和时代担当。
11台展演剧目,9部作品为艺术类专业院校或综合大学艺术类专业创排,整体演出水准趋向专业化。虽然专业剧社的作品居多,但中国农业大学的《稼穑之歌》和清华大学的《奔》仍为其中亮点。获得“金刺猬”奖的《稼穑之歌》,根据真实事迹改编,演出恢弘又不失质朴。剧作扎根土地、讴歌信仰、彰显理想,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信念贯穿始终。不仅塑造了一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知识分子形象,再现了“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也以严谨的艺术表达、昂扬的青春气息,呈现了新时代大学生致敬祖国的人文情怀和使命担当。
一直以来,戏曲剧目都是“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的固定演出剧目,深受大学生及广大观众的喜爱。今年的两部戏曲剧目均来自中国戏曲学院。《富贵寿延》使用四个同一行当(丑角)演员撑起整台演出,用一个警世故事,探讨人性和欲望的碰撞。如果说《富贵寿延》是对传统戏曲的继承,那么《再见阿炳》则是当代戏曲专业的学生对现代戏曲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进行的探索,该剧尊重史实,讲述了为保护民间音乐,二胡演奏家阿炳的一段艰辛历程。剧作结构完整,表演扎实,舞台设计简洁大方,整体呈现可以说达到了准专业的水准。
对于传统经典故事、作品的改编,今年的作品在尊重、还原的基础上,更注重对于传统经典的新发现、新思考、新表达,让传统经典有了青春的色彩和现代的新意。深圳大学的《寻山记》取材于《聊斋》“崂山道士”故事,融入了形体剧的表现方式,整场演出散发着青春与活力。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寻找海力布》更是将想象力发挥到极致,用傀儡剧的形式,对内蒙古民间人物海力布的故事进行全新表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在题材类型趋于多样化的同时,大学生戏剧创作开始走出校园,将更多的视野投向广阔的时代,通过对身边榜样、新闻热点现象的敏锐捕捉以及对历史记忆的重新挖掘,表达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时代的热情关注和积极思考。天津体育学院的《薪火相传》就是以凉山火灾牺牲的消防战士为背景创作的消防题材作品。学生们以热诚的创作态度和饱满的情绪,既塑造了舞台上的一群热血青年,也表现了当代青年勇于承担、敢于奋斗的向上精神,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风貌。
今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的最佳剧本奖仍然空缺。这和中国戏剧界轻剧本、重演出技术的现状不无关系。近年来,大戏节舞台上的剧目,技术手段逐步提高,但剧作本身应有的精神内涵,以及整体表达的合理性却未能同步。大戏节至今已举办了18届,也曾涌现出《沧海月明》《青春地平线》《女生禁入》等多部优秀的原创剧本,但本届剧目的剧本创作,从各方面而言都不太尽如人意,一些作品与当下现实和大学生的生活存在距离。大学生戏剧节的宗旨一直是鼓励原创,反映大学生现实的思想、生活、精神风貌。诚然,戏剧创作有难度,需要基础和技巧,但作为一个以鼓励、包容为主旨的大学生戏剧活动,观众希望看到的并不是一台接近专业的舞台演出,而是学生们在舞台上释放的活力和激情,以及他们对当下社会、生活等的自我情感表达。这时候,大学生戏剧节就发挥着连接社会与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希望在未来,大学生戏剧创作者能充分发挥创作主体作用,更关注现实,从熟悉的生活出发,融入到广阔的天地中去。
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是国内创办最早的大学生戏剧活动。戏剧节不仅是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戏剧展示的平台,参与戏剧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它在培养我们戏剧未来的人才、未来的观众、未来的希望。从大戏节创办至今,很多当下活跃的青年导演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像赵淼、邵泽辉、黄盈、顾雷等。同时,大戏节也承担着普及戏剧文化、戏剧知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等的重要任务,这也是当下大学人文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像去年开展的刺猬旅行,就是在全国的大学中进行戏剧讲座,为戏剧的传播、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戏剧的未来在青年、戏剧的希望在青年,我们希望金刺猬大学生的品牌越来越闪亮,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大戏节,支持大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