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华文文学

欧洲华文期刊与社团的发展:

寂寞华苑开异花

□计红芳

本文所述欧洲华文文学既包括狭义的移居欧洲的华人用中文书写的文学作品,也包括广义的移居欧洲的华人用居住国语言创作的、甚至欧洲人用中文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从欧华文学的发展来看,自清末民初开始,经过几代欧华作家的长期努力,欧华文学已渐成气候。各种性质的作家组织成立,外来与本土的华文报刊风起云涌,加上自媒体的迅捷发展,欧洲华文文学的发展势头比较强劲。欧洲华文作家协会的创会会长赵淑侠如此概括:“半世纪来,欧洲华文文坛已从荒凉的沙漠变成绿洲,郁郁成林,繁花满树,别具一番风景。”赵淑侠女士于1991年创办“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对于欧洲华文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追根溯源,欧洲华文文学的萌芽也离不开五四时期留学欧洲的巴金、老舍、徐志摩、林徽因、苏雪林、凌叔华、艾青、戴望舒、徐悲鸿等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家(甚至可以往前推到清末民初的外交官陈季同),一路上受到各种文化的滋养,加上熊式一、王镇国、程抱一、杨允达、赵淑侠等各位文学拓荒者的贡献,才成就了今天欧华文学发展较为繁荣的局面。上世纪90代以来欧洲华文文学的发展势头不可小觑,值得从事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学者深入细致地挖掘和探索。

大致说来,欧洲的华文文学经过清末民初至40年代末的酝酿摸索、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的拓荒播种、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勃兴发展等阶段,迎来了众声喧哗的90年代,此势头一直持续到当今。

酝酿摸索

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 一批与欧洲渊源甚深的作家,如巴金、老舍、徐志摩、林徽因、苏雪林、凌叔华、戴望舒、许地山等, 是活跃于中国现代文坛、成就非常突出的一群作家。他们的创作多少都受到欧洲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人道主义、自由主义等影响,可惜匆匆而过,未能在欧洲播下华文文学的种子。早在此前,清末民初的驻法外交官陈季同(1851-1907)着眼于在海外介绍中国文化的法文创作《中国人的自画像》(1884)、《黄衫客传奇》(1890)、《吾国》(1892)、《英勇的爱》(1904)等,无意中对萌芽状态的欧华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著名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在日记中评价陈季同在法国索邦大学的演讲时写到:“非常之法国化,却更具中国味”。不论是作为外交官还是旅欧文人,陈季同的叙述视角和对中西文化的态度已经超越国家、民族之间的差异,这种文化对话的态度和做法值得后来欧华文学的创作者学习并继承发扬。黄万华曾说:“他的写作发挥平和、谦恭、宽容的中华传统,使中庸主义哲学成为文化交流极佳的精神状态,超越了国家、民族之间一时剑拔弩张的对峙,进入久远而开阔的文化对话,其平和、从容的海外写作经验拉开了欧华文学的序幕。”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20年代徐悲鸿、邵洵美、蒋碧微等人在巴黎成立的“天狗社”以及举办的文艺活动,他们每个月出版一次手抄报,内容是刚萌芽的白话文创作, 有新诗、散文、杂文和艺术评论,影响不小,吸引了英、德等国不少留学生热心供稿。“天狗社”的文艺活动持续了好几年,后来随着这些学生学成归国而终止了。英吉利海峡对面的英国出现了一位中英双语作家熊式一(1902-1991),他为中英文学翻译与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其代表作有英文版戏剧改编《王宝川》(1934)、英译本《西厢记》(1935)、戏剧创作《大学教授》(1939)、英语小说《天桥》(1943)等。熊式一在英国不忘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他改编著名的传统戏曲《王宝钏》,把原先一夫二妻封建社会的大结局改编成具有现代感的患难夫妻愈见忠贞,让薛平贵与西凉公主以兄妹相称,不仅去除了传统戏曲的糟粕性成分,同时也让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感情更加坚贞。除此之外,根据英语翻译的需要,把“钏”改成“川”,话剧《王宝川》在英伦剧院以及美国连演数年,让外国观众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熊式一的英文小说《天桥》同样大获成功,得到了英国桂冠诗人曼殊斐儿的赞赏,还赢得了陈寅恪的高度肯定,曾写诗称“海外林熊各擅场”,可见熊式一和林语堂在海外华人文学中的地位不相上下。熊式一在英国旅居的时间只有20年左右,而且使用的写作语言是英语,也许我们无法把它纳入狭义的英国华文文学,但作者自觉的中英文化交流意识、作品体现出的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以及它们在欧美世界的广泛影响力,无形中为蛮荒期的欧洲华文文学注入了一丝真气。

拓荒播种

中国1949年以后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首先在台、港地区发展起来。就台湾来说,夏济安主持的《文学杂志》、白先勇主持的《现代文学》开风气之先。但少有人知道在白先勇由水利工程转向文学的道路上,有一位早期的欧洲华人作家的翻译作品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就是留学意大利后定居比利时的王镇国(1927-2001)。王镇国是欧华作协创会会员,主要作品有《留欧记趣》(1964)、《旅欧十二年》(1972)等。王镇国不仅创作,还翻译了《希腊罗马神话集》《伊丹·弗罗姆》《西洋文学欣赏举隅》等西方文学名著,发表在台湾的《文学杂志》《文星杂志》《联合报·副刊》上,他的译笔优美,对当时还相对封闭的台湾文坛来说无疑打开了一扇世界之窗。白先勇在他的散文集《蓦然回首》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一天,在台南一家小书店里,我发觉了两本封面退色、灰尘满布的杂志《文学杂志》第一、二期,买回去一看,顿时如纶音贯耳。我记得看到王镇国译华顿夫人的《伊丹·傅罗姆》,浪漫兼写实,美不胜收。虽然我那时看过一些翻译小说《简爱》《飘》《傲慢与偏见》《咆哮山庄》等等,但是信手拈来,并不认真。夏济安先生编的《文学杂志》实是引导我对西洋文学热爱的桥梁。我作了一项我生命中异常重大的决定,重考大学,转攻文学。”可见王镇国的翻译作品对白先勇文学道路选择的重要性。

除了王镇国,还有几位40年代移居欧洲并长期在居住地生活、工作的作家如程抱一(1949年到法国)、熊秉明(1947年到法国)等, 六七十年代移居欧洲的如赵淑侠(1960年到法国、后到瑞士)、关愚谦(1969年到德国)、池元莲(1969年到丹麦)、杨允达(1973年到法国)、绿骑士(1973年到法国)、杨翠屏(1974年到法国)、朱文辉(1975年到瑞士)、吕大明(1975年到英国,1985年到法国)、王双秀(1977年到德国)、陈玉慧(1979年到法国,现定居德国)等,他们有些来自中国大陆,有些来自台湾。一方面由于初到异国对欧洲文化环境不熟悉,另一方面也由于当时欧洲还没有成熟的华文报刊可供发表,所以作品常返回香港、台湾发表,结集出版的代表作有:程抱一的诗文集《和亚丁谈里尔克》(1972),熊秉明的诗歌集《教中文》(1972),赵淑侠的小说集《西窗一夜雨》(1976)、《当我们年轻时》(1977)和散文集《紫枫园随笔》(1978),关愚谦的《狂热、动摇、幻灭》(1972),杨翠屏的译著《见证》(1977),吕大明的散文集《大地颂》(1977),杨允达的散文集《又来的时候》(1971)、《衣索比亚风情画》(1972)、《彩虹集》(1973)和诗集《允达诗选》(1972),绿骑士的诗文集《绿骑士之歌》(1978)等,这些作家的文艺活动和文学创作播下了优良的种子,预示着一旦时机成熟,欧洲华文文学就会生根开花结果。

勃兴发展

文学前辈们努力耕耘播种,加上本土与外来报刊媒体的迅猛发展,七八十年代的欧洲华文文学形成了一个小高潮。就媒体力量来看,主要有《文汇报》系、香港《星岛日报》系、台湾《联合报》系等,这些报纸的副刊均成为欧华作家的发表园地。如1975年创刊于伦敦的《星岛日报·欧洲版》的“欧华大地”副刊、1982年创刊于巴黎的《欧洲日报》(台湾《联合报》的欧洲版)的文学副刊、1983年创刊于巴黎的《欧洲时报》(中国新闻社支撑)的“长篇连载”等等,很多欧华作家在上面发表过作品。

此外,本土华文纸媒的发展也尤为重要。七八十年代欧洲华文文学的发表阵地主要有:如《欧洲通讯》(1971年创刊于德国)、《西德侨报》(1972年创刊于德国)、《龙报》(1981年创刊于法国)、《莱茵通信》(1987年创刊于德国)、《欧华导报》(1989年创刊于德国 )等。其中对欧洲华文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的主要是《西德侨报》(德国统一后改为《德国侨报》)。《西德侨报》创办于1972年7月,会长是西德慕尼黑华侨协会的商人徐能,他颇有见识。刊物除了刊发经济类的文章之外,还有较大的版面提供给喜欢文学创作的爱好者。《德国侨报》自1972年7月第1期到2004年8月,共发行了270期,可以说《德国侨报》是培养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会员的摇篮,因为在欧华作协成立之前很多作家都在该刊练过笔,比如赵淑侠、朱文辉、俞力工、莫索尔、麦胜梅、王双秀、杨玲、谢盛友、池元莲、赵曼、邱玉、谭绿屏、黄鹤升等。1991年欧华作协成立以后,《德国侨报》依然是作家们发表作品的重要园地。

这么多可供发表的报纸副刊,使得欧洲华文文坛开始热闹起来,形成了一个小高潮。六七十年代移居欧洲的作家厚积薄发,到80年代纷纷绽放,主要有吕大明的散文集《英伦随笔》(1980),赵淑侠的小说《我们的歌》(1980)、《落第》(1982)、《塞纳河畔》(1987)、《赛金花》(1986)和散文集《异乡情怀》(1980)、《海内存知己》(1981),朱文辉的侦探小说《松鹤楼》(1989)、《生死线上》(1989)、《异类的接触》(1989),杨允达的散文集《巴黎摘星集》(1984)、《巴黎梦华录》(1985)等。再加上一大批80年代从大陆和台港澳移居欧洲的新移民作家加入,如法国的祖慰、陈湃、郑宝娟、黎翠华、黄晓敏,英国的杨炼、眭澔平,荷兰的林湄、丘彦明、王露露(又称王露禄),比利时的章平,瑞士的颜敏如,德国的穆紫荆、夏青青、黄凤祝、高关中、谭绿屏、谢盛友、金弢,土耳其的蔡文琪、高丽娟等,他们中如大陆的祖慰、杨炼,台湾的郑宝娟、丘彦明、眭澔平,香港的黎翠华、林湄等本身已经颇有文名,其他也都是对文学语言艺术和中外文化交流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他们的加入以及前辈们的共同努力,使欧洲华文文学勃兴发展起来。

随着留欧学人、作家以及文学爱好者的增加,一些有志之士开始酝酿成立华人的社团组织,促进中欧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如1981年8月27日成立于法国里昂的“欧洲华人学会”(后改名为欧华学会),创有会刊《欧华学报》,前后共出了四期。这是欧洲最早的华人学术组织,虽不是华人文学组织,但其学术交流活动所产生的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影响很大,对欧洲华文文学的发展有较大的推动力。另外,1988年12月12日陈伯良于伦敦组织成立的英国华文写作家协会(后改名为英国华文作家协会),协会聘请了著名作家凌叔华、叶君健等做顾问,定期展开文学讲座,这无疑对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华文文学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外来和本土华文报刊的创办运营、高质量作品的发表出版、大陆和台港澳新移民作家的加入,还有部分社团组织的推动,这些都促成了欧洲华文文学的勃兴与发展,也为90年代以后各种规模文艺组织的成立和文学作品创作、出版的集体喧哗奠定了基础。

众声喧哗

经过长达80多年的酝酿、播种、摸索和发展,欧华文学于90年代终于迎来了百花齐放、众声喧哗的春天。

1.报刊杂志出版社等纸媒队伍壮士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欧洲华文文坛,纸媒发展相对成熟,除了前面提及的《西德侨报》《莱茵通信》)《欧华导报》等报刊之外,还有很多新创办的报刊杂志,都有一些文艺版园地,如法国的《华报》,德国的《本月刊》《华商报》《欧洲新报》,捷克的《捷华通讯》,瑞士的《瑞士侨讯》,奥地利的《欧华》,匈牙利的《中华时报》等等。1996年7月6日,出生于马来西亚、在香港完成大学、后在法国读完比较文学博士的黄育顺创办了《法华报》(1999年12月改为《华报》);1999年9月,来自中国海南、毕业于中山大学德文系、现为德国班贝格议员的谢盛友于独资创办杂志《本月刊》和华友出版社;2011年,捷克华文作家协会创会会长老木创办布拉格文艺书局。

进入21世纪,网络媒体越来越发达,文学传播渠道趋于多样化,但纸质华文报纸依然是很多欧洲华人作家投稿的重要目标。大浪淘沙,至今仍然努力活跃在欧洲华文舞台上的还有德国钱跃君主编的《欧华导报》、范轩主编的《欧洲新报》、修海涛主编的《华商报》,另外还有《欧洲时报》等等,它们都辟有相应的栏目,发表华文作家作品及其评论。

2.社团组织林立、作品数量暴增

除了媒体的助力,社团组织也是欧洲华文文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欧洲华文文学的发展中,各个派别、各种形式的华文文学艺术组织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如欧洲华文作家协会、欧华文学会(前身为荷比卢华人写作协会)、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前身为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荷兰彩虹中西文化交流中心、捷克华文作家协会、斯洛伐克华文作家协会、匈牙利华文作家协会、欧洲华文诗歌会、奥地利华文笔会、西班牙伊比利亚诗社、瑞士零零诗社等,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欧洲华文作家协会(简称欧华作协)。

欧华作协是欧洲华文文学史上第一个全欧的文学性组织,筹划这样一个作家组织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还要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决心和大量的资金储备,其中的艰难曲折恐怕只有赵淑侠以及那些创会元老们自知。经过多方努力, 1991年3月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在巴黎正式成立,赵淑侠被公推为首届会长。

欧华作协的成立,使原来分散的力量相对集中,共同推动了欧洲华文文学走向世界。在欧华作协大家庭的召唤下,很多八九十年代甚至21世纪初留学、移民到欧洲的华人文学爱好者汇聚于此,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学力量,如:黄雨欣、方丽娜、赵岩、常晖、老木、青峰、朱颂瑜、张琴、林凯瑜、西楠、夏青青、杨悦、丁恩丽等,他们各自以擅长的文学体裁、多姿多彩的内容、独特的语言文字表达立足于欧洲华文文学的舞台,出版了很多有影响的作品集,如:常晖的小说《情爱签证》(1999), 黄雨欣的散文集《菩提雨》(2003)和小说集《人在天涯》(2008),张琴的长篇纪实文学《地中海的梦》(2000)和诗集《天韵》(2011),西楠的小说《纽卡斯尔,幻灭之前》(2012)和诗集《我的罪》(2017),方丽娜的散文集《蓝色乡愁》(2017)和小说集《蝴蝶飞过的村庄》(2017),夏青青的散文集《天涯芳草青青》(2017)、朱颂瑜的散文集《把岁月染进草木》(2018),老木的非虚构纪实小说《义人》(2018)和诗集《露珠》(2019),杨悦随笔集《悦读德国》(2019)等等。

除了欧华作协,欧洲还有一些文学性社团,其文学成就也非常骄人。欧华文学会,前身为荷比卢华人写作协会,1991年由荷兰女作家林湄创办,因会员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2013年2月12日改名为欧华文学会。这个学会会员虽然不多,但成果不断,在2016年11月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上,林湄会长的《天外》(2014)和匈牙利会员余泽民的《纸鱼缸》(2016)荣获“中山文学奖”,法国华文作家施文英、黄冠杰荣获“梦想照进心灵”第二届全球华文散文大赛优秀奖,等等。欧洲华文文学会还定期组织各种文学研讨活动,在欧华文坛、中国大陆及台港澳乃至世界华文文坛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是21世纪出现的很有发展潜力的团体。2012年2月11日,刘瑛于杜塞尔多夫组织成立了“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2018年7月改为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这是一个主要以德国华文作家占多数的社团,范围扩大到其他国家。协会宗旨是促进德国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在德国乃至欧洲的中文作家创作和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丰富德国和欧洲华人华侨的华文创作活动。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是一个年轻的协会,在翻译、写作方面成绩斐然,如刘瑛的中短篇小说集《不一样的太阳》、丁恩丽的长篇小说《永远的漂泊》、昔月的散文集《两乡情苑》、王雪妍的随笔集《易北河畔的留学时光》、魏青的随笔集《德国故事》、严丁的《海客诗语》、叶莹的长篇纪实小说《德国婆婆中国妈》和儿童文学《会刻猫头鹰的男孩》、倪娜的长篇纪实小说《一步之遥》、朱奎的童话《约克先生系列》和长篇小说《呜咽的黑龙江》、高关中的世界风土大观旅游散文系列、杨悦的翻译《格林童话全集》(合译)、意大利赵九皋的诗集《自由海滩之吻》等等。

3.网络自媒体平台的纷纷亮相

网络信息时代电子媒体比纸质媒体发展迅捷,很多欧华作家开始专注于自媒体平台进行文学创作的交流互动,并定期出版电子期刊。各个文学团体都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在不同领域内发挥作用,如2016年紫荆、老木成立的“欧洲华文诗歌会”活动频繁,宋词同牌“欧风词韵”、现代诗同题“欧风诗意”栏目搞得有声有色。2017年2月,岩子、梦娜、孙超雄等成立的“凤凰诗社欧洲总社”则是欧洲诗歌创作发表的另一个线上平台,它凝聚欧洲包括欧洲大陆之外的诗歌力量和人才,以诗为友,以词作舟,共建一个纯粹的、文学的、自由的、有品位的精神家园,分为格律篇、现代篇、翻译篇三大类,定期出版电子期刊。

2019-09-20 □计红芳 欧洲华文期刊与社团的发展: 1 1 文艺报 content51471.html 1 寂寞华苑开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