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与争鸣

践行“四力”要求 推动新时代精品创作

□王 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它既是构成本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本领能力的方法途径,是党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精神风貌要求的集中体现。

一、增强“脚力”,就是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是生活的典型反映,古往今来,能广为流传的伟大作品、伟大作家无一不是来源于生活,反映那个时代的生活,揭示生活的真谛。“脚力”是文学创作的基础,脚力强不强,决定了作家能够走多远。

增强脚力,必须身入生活,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作家是时代的记录者、书写者。时代的变化,总是在基层首先酝酿发生。我们的脚力足了,才能经风雨、见世面、长知识,写出的作品才会真实、生动,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1952年,丁玲在写给朝鲜战场上的徐光耀的回信中说:我劝你忘记你是一个作家。……你专心去生活吧。当你在冀中的时候,你一点也没有想到要写小说,但当你写小说的时候,你的人物全出来了。那就是因为在那一段生活中你对生活是老实的,你与生活是一致的,你是在生活里边,在斗争里边,你不是观察生活,你不是旁观者,斗争的生活使你需要发表意见。所以你现在完全可以忘记你去生活是为了写作的。……你不要忘记暂时的写不出不要紧,怕的是永远写不好。”   增强脚力,必须心入生活,反映人民大众心声。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人民,只有让人民成为主体、成为主角,真心实意地向群众请教,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的问题,文艺创作才会始终充满希望和活力。深入基层不仅要走得勤、走得久,还要走得进。如果只是“蜻蜓点水”,最多只能算“到了基层”,而不能算下了基层。1982年,陈忠实已调入陕西省作协工作,但他还主动要求到灞桥镇上的一个小村子去挂职。他说,“当地村民和我非常熟悉,别说称呼我作家了,就是连我的名字都不肯叫,他们用小名来称呼我。遇到红白喜事,我就当账房先生,收礼、记账、主持仪程,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农民形象,直接体验到了各种生活,也体验到了各种心理。”陈忠实到基层体验生活,不但是“身入”,特别有“心入”,因此能够获得鲜活的素材和生动的细节。

增强脚力,必须情入生活,有真挚爱民的情感。深入生活需要察实情、动真情,真正把握人民群众的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等等,以现场的感动增加思想力量,以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使自己的作品有思想、有道德、有温度。河北作协主席关仁山为了写《日头》,放弃了中短篇的写作,到唐山老家的农村深入生活,创作过程中,他频繁接触农民,向全国的“三农”问题专家请教。他说:“我常年在河北,特别是故乡唐山冀东平原。那是我的创作基地,我爱故乡的农民、土地、河流和庄稼。我小说里的故事和人物都来自那里。我最想表达的是,如何艺术再现我的故乡,企盼农民过上好日子,过上有尊严的日子。”正是作家对生活充满感情,对人民群众和父老乡亲充满情义,才使他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二、增强“眼力”,就是要树立政治思维、战略思维,承担起记录新时代、抒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文艺家的眼力决定着作品的分量。能不能在生活中发现典型,需要眼力;能不能发现重大题材,也在于眼力。增强眼力,就是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擦亮眼睛,在千丝万缕的生活表象中,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判断、善于辨别,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所未见,去发现文学的元素,去寻找真、善、美。

一要始终关注社会、关注时代。作家的眼界决定了作品的境界,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作家刘庆邦在讲座中谈到,他创作的中篇小说《神木》,这可能是他最被人熟悉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中篇小说之一。这部作品深刻反映了时代发展进程中矿工这一社会群体的生存境况,既有对人性恶的刻画,又有对人性善的挖掘,读起来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能够引起读者的深刻反思。

二要注重生活积累。“厚积才能薄发”,是历来作家的经验之谈。所谓“厚积”,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活的积累。徐则臣为了创作《北上》,在4年的写作时间里多次从北京出发沿运河南行,沿途了解运河的点点滴滴。此外,他还读了将近70本关于运河的专业书籍,“只有做了这些功课,你才有可能真实地把这条河写出来”。然而,《北上》中还是出现了不少细节错误。运河专家告诉徐则臣,1901年京杭大运河经过徐州是另一条河道;厨师告诉他,书中人物在淮安点的文思豆腐其实是扬州菜……“这些看起来都不是问题,但一放到小说里都是问题。作家在写作中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读者,要让作品能被读者接受,必须让作品和读者间建立一种信任感,这些硬伤都会让读者疏远作品。”所以,生活的观察与积累非常重要。

三要善于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是作家专业素养的外化,表现为作家对生活的敏感度和发现力。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通过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展现重大主题和思想内涵。根据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的是一个“23秒”和“32年”的故事。这部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就在于它用一个普通家庭经历了地震灾难之后,各自命运发生的变化,来表达一个宏大而深刻的主题:地震给人类带来现实的灾难也许可以消除和弥补,但是心灵上的“余震”带来的伤痕,却需要漫长的时间来修复。

三、增强“脑力”,就是要增强历史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始终坚持正确方向、保持清醒坚定。文学来源于生活,但是生活并不等于文学本身。生活一般是靠自己的力量生成的,是人创造的;文学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是对生活的简单模仿。需要作家对生活进行提炼,深入思考,进行艺术加工。

一要锤炼思想深度。优秀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够给人以心灵归属感,就在于它们敏锐发现和艺术表达时代精神,让人体会到家与国、个人与社会、今天与过去的血肉联系和精神共鸣。中国现代文学中,鲁迅笔下的阿Q、巴金笔下的觉新、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曹禺笔下的繁漪都是典型人物。当代文学经典成功塑造的朱老忠、杨子荣、梁生宝、江姐等新人物形象,之所以能感动成千上万读者,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他们作品背后深刻的思想性。

二要提升艺术的高度。杰出作品不能缺少优异的艺术之美,作家要增强脑力,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艺术家与科学家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科学的真和艺术的真之间的区别。在艺术家眼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是可以流泪的,鸟也是可以有感情的。白发可以有三千丈,瀑布可以飞流直下三千尺。孙悟空可以腾云驾雾,有七十二般变化。所有这些都是艺术的魅力,是用艺术的方法对现实生活进行改造、升华,作家也要不断锤炼艺术思维,提升对生活、对人生、对人性各方面的把握的能力,让自己的作品充满艺术性。

三要拓展视野的宽度。视野的宽度也决定了作品的高度,庄子在《秋水篇》中极力强调眼界的重要性“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坐井观天的青蛙、从未见过冰雪的夏虫、孤陋寡闻的人,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眼界的局限,其结果就是会形成“隧道视野效应”,即身处隧道,看到的就是前后非常狭窄的空间,就算是不断前进,视野仍然是非常受限。凡是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会感受到,这既是一部文学名著,又是一部百科全书,作者曹雪芹对生活的熟悉程度,达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境界。曹雪芹就是一个生活专家,连中医药方,烹调技艺、账单、建筑、花草、服饰、方言俚语等等都写得准确无误,这些都离不开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把握。

四、增强“笔力”,就是要把提高作品质量作为文艺创作的生命线,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笔力”是出好作品的关键。无论是脚力、眼力,还是脑力,最终的成果都要通过笔力来实现。所以说,笔力如何,是检验一部作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要有“真情”。作家所讲的“真”,指的是内心的“真实”,而不仅仅是取材的“真实”。一部虚构的作品,可能比纪实的作品更真实。比如,徐则臣的《北上》,人物故事完全是虚构的,但是它的历史及风土人情都是真实的,这也决定了它的内心是真实的,因此作品具有了艺术价值。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古往今来,那些关心群众疾苦、关注人民生活的伟大诗人作家,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

要有“善意”。这里所说的“善”,是指心存善意,而不是善意说教。河北作家贾大山去世后,作家徐光耀在《冷下心来说大山》的纪念文章中写道:“大山是个幽默和乐观的人,他的文章则疏朗散淡,妙趣横生,是愉悦心神的。”他心存善意,用文字向世间“布道”,他写文章是为劝人,是为人人都有个好心眼儿,希望给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以温暖和光明。

要有“美感”。这里所讲的“美”,是指文本的技艺高超,而不是文辞的修饰。有一次,东北某地聘请汪曾祺和余秋雨担任文化顾问。聘请仪式上的发言者也许考虑到两人都写散文,便美辞滔滔。汪曾祺显然有点受不住了,便边听边轻声地把那些话“翻译”成平常口语,像一个语文老师在当场改错。发言者说:“今天丽日高照,惠风和畅。”汪先生立即说:“请改成今天天气不错。”发言者说:“在场莘莘学子,一代俊彦……”汪先生立即说:“改成在场学生们也挺好……”这就造成了一种幽默的效果,现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发言者不仅没有生气,而且还以自嘲的口气感谢汪先生说:“您老人家已经在做文化顾问了。”

2019-09-23 □王 凤 1 1 文艺报 content51494.html 1 践行“四力”要求 推动新时代精品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