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觅) 9月21日,由作家出版社、上海作协主办,《上海文化》杂志、《思南文学选刊》杂志社协办的“批评的年轮——程德培、吴亮新书首发暨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上海作协副主席孙甘露、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颜慧及来自京沪等地的30余位作家、评论家与会,探讨吴亮和程德培文学批评的经验,共话文学批评的光荣与尊严。
评论家程德培、吴亮多年来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深耕细作,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作家出版社分别推出程德培的《黎明时分的拾荒者》和吴亮的《或此或彼(1985-2015)》两部作品集。其中,前者是程德培的第四个十年集,所收皆为万字以上长文,融细密阅读、精致阐释、优雅行文于一体,在词语的连绵间,可以感受到当代文学的波涛翻滚、当代作家的心性格局,作品超乎单纯的文学批评,抵达写作之本义;后者是吴亮30余年来最为重要的评论性文章结集,谈论的是作家和作品,关注的是思想和思潮,在时代与观察间、描述与分析外,不只是非此即彼的判断,更是辨认或此或彼的道路。
李敬泽说,程德培和吴亮是文学批评界的前辈和师长。如今重读他们的文章,文中所透露的文学信念依然没有过时,其中历经时间考验而依然存在的强大的针对性,这是一个批评家的力量所在。程德培的作家论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对作品文本有着与众不同的分析和发现。从吴亮的书中可以看到丰富的个人色彩,读他的书可谓一次思想经受挑战的过程。
与会者认为,程德培和吴亮数十年来始终以初心、真心面对文学,他们充分认识到批评家作为作者本身的复杂性,其文学批评展现出很强的批评文体意识及鲜明的个性和选择性。他们的书中包含着一个时代文学批评的缩影,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思想观点和精神内核。树木每过一岁都会形成一道新的年轮,文学批评的年轮也同样随着时间的磨砺而日益宽阔。程德培、吴亮以及他们的同道们,正在这路上继续奔跑前行。
参加研讨会的还有陈思和、陈晓明、孟繁华、贺绍俊、陈建华、黄子平、王鸿生、程光炜、郦国义、潘凯雄、施战军、格非、李洱及部分青年作家、评论家和协办方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