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06年3月29日,当时我是《河南日报》摄影部副主任,报社派我去南水北调渠首采访。我来到渠首所在地淅川县九重镇,在丹江水库边上转悠,寻找采访线索。突然,在离水面不远的地方看到有很大一片杨树林,林子旁边有一个50多岁的男子正在植树。就他一个人,场面不大,他种树,我拍摄,树苗不多,不大工夫就种完了。拍摄过后,我们坐在田埂上聊天。我问他是哪里人,他用沾着土屑的手,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村庄对我说:“这不,就是这个村的,张冲。”他接着介绍说,他算是一个“老移民”了,最早的家已经淹在库底了,水进人退,他已经搬了两次家,接下来还要搬迁,这一次要搬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再也看不到丹江水库了。说到这里,他眼泪汪汪的。
我心里一动,问他:“你就要搬走了,怎么还在这里种树?”
他说:“我要走了,心里想着多种一些树,让它们替我看家、替我照看这水库。”说着,他的眼泪又流出来了。他擦擦眼泪,站起来,朝着近旁那片高大茂密的树林走去。
这些杨树已经有水桶那么粗了,他轻轻地拍打着、抚摸着一棵棵树,那表情,就像是在抚摸自己的孩子。他说:“这片林子都是我种下的。我数过,加上今儿个种的这几棵,我就种够999棵树了。”这时候,他的脸上浮现一种迷人的、幸福的笑容。
我的心里更加剧烈地一动:这场景,这话语,就是诗啊!这是镜头无法记录的。我想写诗,很想写;不是想写,而是有一首诗在心里不可遏制地涌动着。回到报社之后,我一挥而就,写出了一首题为《移民老张和他的999棵树》的诗歌,在2006年4月3日《河南日报》的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了。
读者的鼓励和吁求,深刻地影响了我的文学观念,使我懂得了时代和人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诗歌,作为诗人究竟应该为谁写作。从此,我开始自觉地扩展新的题材领域,我的创作更多地呈现出现实主义倾向。我利用新闻工作者的便利条件,自觉地到人民中间去,在火热的生活现场和生产一线寻找创作灵感和素材,写作了大量反映时代和民生的现场感极强的“新闻诗”,结集出版了新闻诗集《诗说中原》,并在河南电视台举办了“诗说中原——张鲜明新闻诗朗诵会”。这些诗歌产生的反响出乎我的意料,许多地方主动邀请我去体验生活,为他们创作“新闻诗”。
近几年,在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诗歌学会和媒体界以及朗诵机构的推动下,诗人关注时代、诗歌服务人民已经成为河南文坛的一种新风尚。“新闻诗”在中原诗歌创作的版图中占有着越来越大的空间,并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主流现象。越来越多的诗人,在人民中间找到了知音,成为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明星;那些讴歌新时代的诗歌,在现实的土壤里,正像花朵一样开放成一片无比动人的风景。
这一切,又一次为我们彰显着一个朴素而永不过时的定律:好诗,在人民中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