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世纪美术

石鲁: 艺道长青 风范永存

□范 得

转战陕北

剪羊毛——藏族人民生活小景

山区修梯田

石鲁是中国美术史论界公认的20世纪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巨匠,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养的革命文艺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用自己的名字致敬“石涛”和“鲁迅”,表达其崇高的艺术理想和精神信仰。在石鲁诞辰100周年之际,12月10日,为期两个月的“艺道长青——石鲁百年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旨在纪念和缅怀石鲁先生,充分展示他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所创造出的艺术辉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对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的深刻表现,展示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石鲁早年就学于成都东方美专,1940年起在延安工作,10年间创作了许多反映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木刻版画及其他艺术作品。新中国成立后,石鲁积极歌颂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深情表现陕北黄土高原的风情和人民,创作了一批彰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用中国符号深刻阐释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成为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

石鲁特立独行的思考精神使得其在山水、人物、花鸟、书法、印章、诗词、文学、艺术理论等方面充满鲜明的个性,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前瞻性。其早期画风偏于写实,用笔坚实谨严,偏爱革命题材;后期画风奇崛劲健,常以华山、荷花为题,笔力纵恣雄豪。他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理论对当今中国画坛的多种风格和表现方法,如革命历史画、乡土表现主义、新文人画、实验水墨画等,都起到直接的影响或间接的启迪。

此次展览通过近400件石鲁创作的经典作品以及相关史料、文献和图片,全面展示了石鲁的艺术历程及其与中国时代语境和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脉络之间的关系。展览分为“革命史诗”“时代礼赞”“长安新画”“风神兼彩”4个单元,每个单元之中又设两至三个小专题,囊括了石鲁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这些作品选择着眼于20世纪下半叶中国社会史与美术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所形成的语境与情境,呈现了石鲁在艺术创作各个阶段中的创作思想与主题、创作样式与技法,以及经典作品创作过程中的速写、手稿和创作草稿,以求清晰地反映在时代背景下石鲁作品题材的变化及其历程演绎中所形成的独特风格。

1940年起的10年间,石鲁先后在延安的陕北公学、西北文艺工作团、《群众日报》社、延安大学、陕甘宁边区文协工作,并创作了许多反映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木刻版画及其他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其间,他参加了1942年举行的延安文艺座谈会。“革命史诗”单元展出的《转战陕北》《东方欲晓》《延河饮马》《南泥湾途中》《宝塔葵花》《秋收》《延河之畔》《东渡》等作品,无不是革命生活对画家的情感和审美趣味产生作用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大潮,石鲁秉承“从生活入手”的宗旨,深入青海藏区、宝成铁路和兰新铁路建筑工地,以及祁连山、乌鞘岭、陕南和陕北等地,与建设者同吃同住,为劳动人民画像,用画笔展现和歌颂新时代、新气象。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他开始反思早期水墨画技法中的西洋画倾向和美学上的情节化倾向,苦读中国古典美学著作,临摹历代名家书法、绘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这些作品在“时代礼赞”单元得到了充分展示。

新中国成立后,石鲁被派往西安工作。作为陕西美术事业建设的组织者,他积极歌颂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坚守和深情表现陕北黄土高原的风情和人民,勤奋努力地创作了许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中国画作品。他提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成为当时陕西美协创作的指导思想,创建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北方诞生的画派“长安画派”。该画派以西北自然、风物、人情为主要载体,将新时代革命浪漫主义价值理想和阳刚雄伟的美学思想相结合,在展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时代风格、中国画的创新与民族绘画语言探索、西北绘画题材的发掘与开拓等方面,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上世纪60年代初短短的三五年之中,石鲁创作了一大批中华山河新风土人情的经典之作。“长安新画”单元集中展现了其这一时期的作品。

1970年之后,历经折磨、几度死里逃生的石鲁重新拿起画笔进行创作。他的艺术从理想转向精神,从抒情明朗的浪漫转向孤愤苍劲的沉雄,从现实的诗意描写转向形而上自然大道的畅神。他劲健、险峻、跳跃,如金石崩裂般的笔法的大写意,是其后期艺术的神髓。此时的石鲁,借助于传统文人画的艺术语言来体现其主体意识的彻底觉醒。“风神兼彩”单元汇集了这些创作成果。这一时期石鲁的绘画题材大多是华山、黄河、花卉和动物,从绘画形式上看,诗、书、画、印结合,基本属于传统文人画形态。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其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从为客观生活传情到为主观“我”抒愤的转变,还能感受到艺术家严肃的思索和敢于捍卫真知真理的信念、敢于对假丑恶抗争的勇气。

石鲁曾经说过:“我想画家的立意,就是为时代代言。”他毕生都在以自己孜孜不倦的艺术创作践行这样的理念。正如李建彤在《永不消失——忆石鲁》中所写:“石鲁的一生,活得刚毅倔强,他活得有声有色,他活得有爱有恨,他活得光彩夺目,这一切的一切,似乎转眼即逝,但他又在我们眼前,永不消失。”

(本文配图作品均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9-12-18 □范 得 1 1 文艺报 content52724.html 1 石鲁: 艺道长青 风范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