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艺术

散发泥土芳香的“漫瀚调”

□李龙吟

摄影:何路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几十个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几千年来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灿烂的民族民间艺术。民族民间艺术产生于山间乡野,大漠长河,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深受一方老百姓的喜爱,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民族民间艺术来自沃土,养育着乡民,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地区准格尔旗有一种民间艺术叫“漫瀚调”。历史上传说,“漫瀚调”是当年由移居到内蒙古地区的山西、陕西一带的汉民,把汉族山歌小调带到了蒙古地区,和蒙古当地的民歌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的歌唱方法。这种有晋、陕民歌风格和蒙古民歌短调色彩的民族音乐,真假嗓结合,高亢嘹亮,确实非常动听,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带广为流传,准格尔地区几乎人人会唱漫瀚调。

一种民间小调,当它传唱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进一步向戏剧发展。比如唐山落子发展成评剧,东北以二人转、拉场戏的音乐为基础逐渐发展成龙江剧,北京单弦发展成北京曲剧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漫瀚调经过几十年发展,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唱腔,开始由民歌形式发展成小戏。近年来,漫瀚调艺术家尝试在小戏的基础上,创作出漫瀚调音乐剧,这个新剧种一经出现,立即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受到戏剧家的充分肯定,获得很大的成功。

仅举漫瀚调音乐剧《牵魂线》为例。《牵魂线》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个农村暴发户看上了村里的漂亮姑娘,姑娘的老爹爱财,把闺女许给了暴发户,但姑娘心上另有别人,是同村的一个优秀青年,最后优秀青年以自己的优秀品质感动了姑娘的父亲,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得不说,这样的故事太多了,上个世纪50年代的《小二黑结婚》就是这个路数。可是,漫瀚调音乐剧《牵魂线》还是受到各方面的欢迎。想来是因为漫瀚调本身的艺术魅力和准格尔漫瀚调艺术展演中心在创作上的努力。

首先,这个故事的文本非常有泥土气。剧中的台词和唱词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并且生动有趣。比如,第一幕里的合唱:“圆桌桌方桌桌摆满院,排排场场好喜宴,七碟碟八碗碗上的全,我家女婿真有钱。红烧丸子溜溜儿圆,田算盘嘴角翘上天,干崩的羊肉可口鲜,有钱人办事业真日悬。”听着就感到有股浓郁的泥土芳香扑面而来。而这一段对白是这样的:

乙女(白) 哎呀!这叫我说呀这高大尚和那二袅袅,真是那一把糖配那一把盐。

丙女(白) 甜不是甜来咸不是咸。

对白也是当地老百姓对不合适的婚姻的形象比喻。这样生动的语言在《牵魂线》中不是点缀,而是比比皆是。

再比如,二袅袅看到巴图冲进大火没出来,那一段唱得撕心裂肺的唱段,把老百姓民间的比喻用得非常准确和丰富,二袅袅这个农村姑娘把表达爱情的语言都通俗而真切地流露出来了。

整出戏,不是一句两句,而是所有的台词都具有这样的风格,这充分说明该剧的主创人员是长期生活在基层老百姓当中的,他们的这种充满泥土气的语言不是现学来的,而是长年在生活中积累的。一个看起来不复杂的故事,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这是优秀艺术作品的特点之一。

一个好剧本,搬上舞台必须要有好的呈现。中国的许多音乐剧表演团体,不足之处在于歌唱演员不会跳舞,舞蹈演员不会演唱,而准噶尔漫瀚调艺术展演中心是乌兰牧旗式的文艺团队,乌兰牧旗的演员相当多都能歌善舞,由他们来表演亦歌亦舞的音乐剧是非常合适的。在总导演陈勇、王伟业的努力下,歌、舞、表演都具有好看、好听鲜明的地方特色,并且有着鲜活的生活气息。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场景、道具,既有生活的真实性,又有舞台艺术需要的艺术夸张,使整台演出充满激情。

准噶尔漫瀚调艺术展演中心长期沉在基层,长年为当地基层老百姓演出,演员身上带着浓郁的乡土气,他们的表演从生活中来,形象生动,真实可信。这些都是《牵魂线》深受老百姓喜爱的重要原因。《牵魂线》的成功告诉我们,艺术的根基在人民群众之中,艺术创作的源泉在生活之中,向生活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永远是文艺作品成功的法则。

2019-12-23 □李龙吟 1 1 文艺报 content52778.html 1 散发泥土芳香的“漫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