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文学评论

京味文学又见传人

——读德德《夕照寺》 □杨 毅

德德的长篇处女作《夕照寺》用记忆勾勒时代与自我的双重镜像,通过打捞个体记忆的方式,重拾散落在北京城里的历史碎片,将其拼接成一道璀璨而不耀眼的光芒。回首处,于焉不察的是那些难忘而闪亮的日子。

北京这座集传统和现代于一身的古旧老城,无疑暗藏了太多的故事。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德德对此自然熟稔于心。只不过,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德德不再偏执于书写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或者传统社会面对现代性的岌岌可危。她所要做的仅仅是近乎自然而不加修饰地呈现出北京夹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从这个角度说,德德在《夕照寺》中重新激活了我们对于京味的认知。在这样一个新旧杂陈、混乱暧昧的逼仄空间里,北京城大街小巷的各色市民用他们的方式上演着一出出生活的剧目。

《夕照寺》中的京味还自然地蕴含在小说的修辞之中。对于京味小说而言,德德的语言因其浓郁的地域特色而显得恰到好处,这是她所在的城市赋予她的文字魅力。《夕照寺》的语言简洁、轻快而不失幽默,地道的北京方言为小说增色不少。同样,《夕照寺》的叙事饱满而从容,不见一丝慌乱,在空间化的历史架构与众多人物的活动中显得开合自如。德德自然懂得北京市民三教九流的生活趣味,但她已经没有了王朔式的反讽,却在无意中实现了一种更加京味的形式。

毫无疑问,《夕照寺》流露出德德对北京城的深厚感情。正如小说的名字所提示的,《夕照寺》的主要内容正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邻里居民的日常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夕照寺》充满着“日常的诗意”,宛如一条平静和缓的清流,在古城旧宅的人事风物之间低回婉转,滋润着大街小巷内寻常百姓的内心。小说平易婉转的生活气息由此不难想见。原来,北京城里玩世不恭的游荡者,其实是昔日夕照寺上肆意奔跑的少年儿女。他们沉浸在浓浓的爱欲之中而无法自拔,用各自年轻的身体挪移出青春的曼妙舞姿,于人世间的纷繁迷乱中打开了一条奇异的通道,那些欲望与欢乐、耻辱与悲伤最终汇入其中并逆流成河。细细想来,五月飘香的洋槐树下暗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少年心事,盛夏夜晚的大草坪中又吞噬着多少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的隐秘情事。

《夕照寺》带有自叙传小说的特点。“我在夕照寺的街道上,奔跑了整整16年。”北京姑娘隗晓安在夕照寺上度过了她最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青春时光。这里不仅有和她朝夕相处的亲人,还有令她终生难忘的朋友和伙伴。尽管在静谧的夜晚还是会感觉到孤单与卑微,意识到自己不那么美满的童年,但游走于北京嘈杂而喧闹的街道胡同中,晓安反而更能理解妥协或是反抗现实的艰难。

值得一提的是,与众多小说“以家史勾连国史”的手法不同,德德在《夕照寺》中处理历史的方式也较为罕见。她试图在精神史的层面上存留住过往那些并不遥远却恍若隔世的片段和瞬间,这使得小说除了整体上带有上世纪末的氛围之外,就连气息、味道、脚步声中也氤氲着古旧老宅中人事旧物的独特韵味。这是属于德德的独家记忆,也是世纪末中国的独特景观。

《夕照寺》描绘上世纪末国人的社会生活史,这是小说蕴含在京味文学之中的潜在价值。小说的故事背景乃是中国社会处于急速转折期的上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发生着令人目不暇接甚至难以适从的巨变。北京市民自然首当其冲地感受到这种社会转型带给他们生活的变化,小说中提到衣着服饰的改变、制度的转变带给人们心理上的变化:“随着双向选择的出现,一些新的词汇也出现了——比如,竞争或是竞聘,随后的几年,它们取代了分配,取代了铁饭碗,取代了一辈子,取代了人们心中很多固有的东西。”这些转变可以理解为中国社会在新时期面对现代性冲击的结果,但德德并没有刻意强调这种冲击,而是将之蕴含于特定年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去展现。也是在这个层面上,小说得以从精神史的角度去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大众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夕照寺》在呈现北京市民的社会生活史中,将北京孩子的成长秘史寓于其中。一方面是以“我”为首的几个北京孩子的躁动不安的青春,另一方面是个体在时代的推动下不断成长的故事。德德在时代与自我中找到了那个恰当的衔接点,并以记忆之名窥探时代变迁与世道人心。尽管小说在精神层面上还有待继续深入勘探,但作为长篇处女作的《夕照寺》已经显示出德德出手不凡的艺术掌控力。

2020-01-10 ——读德德《夕照寺》 □杨 毅 1 1 文艺报 content53007.html 1 京味文学又见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