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书香中国

《孙九》

□杨慈安

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淡水高尔夫球场北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扩建工程刚刚拉开序幕。推土机一铲子下去,居然铲出一堆白骨,随之出现的是一截刻有“清光绪”字样的残碑。施工人员吓了一跳,原来这里是一处坟场啊!

负责现场施工的副经理黄德利闻迅赶来。他让施工人员再挖几铲子,没想到仍然挖出一些白骨和残碑。黄经理浑身冒出了冷汗,忽然想到了祖辈们口耳相传的发生在八九十年前的一场生死海战。那可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浴血奋战啊,一批民族先烈,为了不使台湾落入法国人之手,他们饮弹洒血,舍生忘死,硬是没让法国人登上淡水之陆。黄德利的眼前迅速掠过杀声震天、硝烟滚滚的一幕。听先辈们说,那次惨烈的保卫战,参战者大都是湘军,也就是湖南人居多,死了成百上千人,这些白森森的尸骨是不是就是他们的?他连忙对那些挖出来的残碑仔细辨认起来,果然接连几块残碑上刻的都是湖南某某地方人氏。他不禁打了个寒战,这碑,这骨,怎么都这样乱糟糟地埋于地下?从挖出的残碑来看,这原本是有坟冢的,可为什么坟冢被毁,尸骨被弃?这是何人所为?这些人又为何如此胆大包天,这样残忍地对待为台湾拋头颅洒热血的中华民族的先烈?看来,这事非同小可!他的心在阵阵滴血,他不能容忍这种糟践祖先的行为,决不能让这些为民族、为台湾而战的先烈沦为孤魂野鬼,他要为他们找个安息之所,让他们受辱的在天之灵得以告慰!

在他看来,这是一桩天大的事。他赶紧向主管和球场的会长王永在报告。王会长一听,即刻涌出了一眶热泪,能有这事?淡水大捷(又称沪尾大捷)的硝烟虽已远去,但祖辈相传的历史记忆却是谁也无法抹杀。淡水的民众早已形成一种习俗,每年都要举行仪式,隆重地祭奠为保卫台湾而牺牲的先辈忠烈。这是淡水人独有的祭拜仪式,更是根植于他们心底的精神内核。这些,王永在岂不熟知?他跟着黄德利来到现场,眼前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让他震撼,让他无比愤怒,“这都是什么人干的?!”他内心深处吼完这句话后,忽然明白过来,这一定是那些强占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人干的。

王永在的判断没错,这正是日本人干的。自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人踏上了台湾岛,他们俨然主人,在台湾岛上强制推行“皇民化”,特别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日本军队如洪水猛兽般侵入中国大陆,他们以为很快就会灭亡中国,因而更加助长了已统治台湾达四十多年的岛上日本人的嚣张气焰。他们视台湾为自己的国土,在岛上大肆修建具有浓厚殖民色彩的文化设施。于是,1939年,日本人看上了这块埋有上千具中华民族先烈忠骨的墓地,他们肆无忌惮,疯狂地损毁,疯狂地开挖。一群自发守墓的台湾民众,实在对日本人这种侮辱我祖先、践踏我忠灵的丑恶行径看不下去了,又自发地组织起来,坚决与之抗争和阻挠。然而,在当时的日治时期,他们的抗争却是那样地苍白无力,最终被日本人残酷地镇压下去了。日本人堂而皇之地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建起了一座“淡水神社”,以供他们,也强迫台湾民众祭祀他们的天皇和因侵略而战死的军官(战犯)们……

王永在忽然瞥见了耸立在不远处的淡水神社,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对黄德利下命令似的:“黄经理,这事就交给你了,好好地将先辈们的尸骨全部找回来,集中供奉到那个屋子里去!”说着,大手坚定地指向“淡水神社”。

黄德利稍有犹豫,王会长语气更加坚定地说道:“没错,就那里!把里面的东西全撤出来,烧了,重新改修一下,大门的牌子也换了,就叫‘万善堂’吧!”

黄德利一阵激动,领命而去。

王会长要将淡水神社改修成万善堂的消息迅速传播开去,本就已对淡水大捷的英雄们敬奉有加的民众知悉后,更是纷纷捐资捐物,很快,承载着台湾民众对英雄先烈们一腔哀思与敬仰的万善堂,在淡水修葺一新了。经理黄德利先生对万善堂的管理特别上心,安排专人祭洒除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是海峡相隔,还是两岸分治,他们都默默无闻地共同守护着心底里那片精神家园,直至今日。

时光的列车滚滚向前,一晃便到了21世纪初。诚如藏酒一样,时间愈长,酒愈醇香;随着两岸逐渐“三通”,淡水民众那份久藏于心的情愫再也无法按捺。在前辈们的口口相传中,有一位叫胡峻德、绰号“杀虎胡五”的英雄,在人们心中的印象特别深刻。由于在乱石中怎么也没找到他的残碑,只是从前辈们的口传中知道他是当时指挥淡水大捷的孙提督——孙九大人的副将,不幸的是,他在此次保卫战中也壮烈捐躯了。前辈们说,胡峻德武功了得,是孙九大人的同乡,都为湖南慈利县人,两人亲如兄弟……有人查了一下地图发现,慈利,不就是现在世界闻名的风景区湖南张家界市下面的一个县吗?知此情况,一群仰慕民族英雄的男男女女,相邀成一个特殊的“两岸情”团队。他们虔诚地刻了石牌,还用一只精美的盒子装了淡水的沙石泥土,将其称之为“标土”。他们要奉送胡峻德这位如今连残碑都没找到的英雄魂归故里,顺便再看看张家界的风景。2002年9月,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出发了。

9月27日,一行近20人的团队,冒着蒙蒙细雨,终于边打听边寻找到了胡峻德的出生地——湖南省慈利县三官寺乡。可惜的是,胡峻德的亲族早已搬离,乡亲们只听说过去乡里面的确出了个本事很大的“杀虎胡五”。这对于“两岸情”团队来说,不啻莫大的鼓舞与安慰,毕竟让英雄终归故里了啊。人们长舒一口气。

他们选择一座山岗,将刻有先烈名帖的石牌交给乡人,然后,将那只装有“标土”的精美盒子择地埋好,最后,这群先烈的膜拜者,按照台湾的习俗为英雄举行了隆重的“祭水”仪式。他们齐诵着祭文:

台澎路远,索溪水长。/湘西汉子,壮别爹娘。/镇守台湾,保卫海疆。/杀虎胡五,战死沙场。/孙九军门,痛失同乡。/全军举孝,喋血淡江。/沪尾大捷,勋贯永扬。/山呼海啸,祭我儿郎。

祭水完毕,他们当然没有忘记打听孙开华,因为他是领导和指挥当年淡水大捷的提督大人。在他们心里,孙提督不仅仅是英雄,他还是救台湾于水火的大救星!然而,接连打听数人,居然无人知晓,最后总算有一位老者知道点情况。他思索了半天反问道:“你们打听的那个人是不是孙九大人啊?”众人高兴了:“对对,就是孙九大人!”老者一脸的不屑:“他呀,清朝的,早死了。”“是是,是清朝的。您老知不知道他老家是哪里的?”老者就茫然了:“具体是哪个乡的不清楚,只晓得他是‘前河的’。”

众人一头雾水,他们岂能知道慈利县还有前河后河之分?所谓前河后河,实际上就是流经县境的澧水河的主干流与支流,慈利人习惯将澧水干流称为前河,将支流称为后河。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远山在朦朦胧胧中隐现,让人生出一种飘忽与惆怅。因为时间与行程关系,“两岸情”团队此次寻找孙九大人故地的计划只好作罢,好在胡峻德的英灵已归故里,总算给英雄有了些许的告慰,至于孙九大人的故地,假以时日再来寻访吧。那是心底里一份永远的敬仰与祈祷!

无独有偶,就在一行台湾同胞寻找孙九大人故地未果,几年之后,孙九大人第六代亲侄孙媳覃长盛,则上演了一幕“千里走单骑,只身寻后裔”的壮举。

她,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太太,那瘦弱的身子骨,乍看上去仿佛一刮风就能吹走,但她瘦弱的外表之内,包裹的恰恰是一颗坚定而强大的心!她推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扯开一面“寻找民族英雄孙开华后裔”的横幅,从湖南张家界的慈利县到福建的厦门、晋江等地找啊找啊。她的灵魂深处跳动着一个巨大的问号,她的祖爷爷孙开华——孙九大人,那么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怎么就会没有几个人知道呢?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

为了孙开华,台湾同胞在寻找,覃长盛也在寻找。虽然他们寻找的方向与目的不同,但毫无疑问,这是海峡两岸一道特殊的风景。这风景里蕴藏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传承,律动的是中华儿女血管里世世代代奔流不息的炎黄情结。

孙九大人到底怎么啦?

尘封的历史浓雾中,孙九大人向人们走来……

(摘自《孙九》,杨慈安著,作家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2020-03-02 □杨慈安 1 1 文艺报 content53650.html 1 《孙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