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兴华给我发来他的新作,书名是颇具寓意的《领跑者》。这是他讴歌浦东开发开放辉煌伟业的一部诗集,字里行间洋溢着他一以贯之的澎湃激情。书中的42首篇目,吟诵着《大战前的地图》《“东方明珠塔”:新年登高》《东海大桥5323根桥桩》《独一无二的世纪大道》《老妈妈旗袍队》《新书架里的旧瓦片》《“融书房”:融入最强的大脑》《民生路粮仓:另一种储藏》《中华艺术宫:越来越红》《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你好》等等,让人感到一种特别的火热和厚重,浦东开发开放的一幕幕仿佛在眼前闪回。
在上海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浦东是一段雄奇壮伟的篇章。从田野广袤、阡陌纵横的静谧乡村,到高楼林立、大道直行的繁华都市,浦东在短短30年时间里,走过了世界上许多城市百多年发展的历程,成为中国阔步前行的 “领跑者”。浦东开发开放是一部史诗,在那些高楼广厦的生长中,在那片川流不息的洪波里,凝结着无数人的希冀和收获、心血和奋斗。这一切,除了经由历史来发掘和记录之外,也需要文学来描述和重现,而说到文学的描述和重现,诗歌无疑是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样式,它更能激发起人们对于浦东发展道路和所获成就的情感认知,更能直截表达对于现实的礼赞和未来的畅想。
桂兴华是成长于浦东的一位诗人,当得起为浦东放歌的抒情者的角色。他长期致力于抒发大情怀的诗歌创作,特别专注于现实题材、红色题材的书写,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风云、伟人的风范、时代的脚步。桂兴华未及弱冠之年就从浦东走向广阔天地,在20多年中,浦东成为他感受生活、创作诗歌的重要舞台。他用诗行来记录浦东、描绘浦东,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景、人情与世态,方方面面,都经由他那颗敏感的诗人之心,深切地感悟和转化,成为饱蘸激情的文字,汇入他的作品。不仅如此,他还在浦东建起诗歌推广活动的平台,带领一批诗歌爱好者创作并传播赞美浦东和讴歌改革开放、珍重红色历史、缅怀前辈伟人的诗歌。从这个意义上说,桂兴华是浦东开发开放、建设发展的一名直接参与者,由他用诗歌来记录浦东、颂扬浦东,是再合适不过的。
我和桂兴华相识将近40年。回忆起来,我们最早相识就在浦东。那是1981年清明前后,还是高中生的我,作为一个诗歌讲习班的学员,随着一批诗人东渡黄浦江,穿越整个浦东,到南汇县果园公社果园大队踏青采风,在蒙蒙细雨中观赏已经盛开的桃花。在那几位诗人中,就有嗓门高亢、也显得特别激动的桂兴华。之后几十年里,我和桂兴华并无太多的交集,只记得1990年春去浙江上虞采访时又见到了他,依旧是慷慨激昂、发言也像在朗诵的样子,围在他身边希望得到签名的文学粉丝似乎最为密集。偶尔听闻桂兴华的消息,知道他成为我的同行,辗转在几家媒体工作,但始终保持着诗歌创作的旺盛激情。
2016年秋,我到作协工作后,首次参加的会员活动就是在浦东塘桥文化中心举行的桂兴华诗歌研讨和朗诵会。看到这位富有恒心的诗人把诗歌的场面做得那么大,组织起了一个诗歌团队,打造出了一个诗歌活动空间,我颇感震撼。此后,我们交往渐多,但每次都离不开诗歌的主题,朗诵、研讨、推介等等。对于桂兴华,我想说,浦东是我们的结缘之地,诗歌是我们凝聚友情的纽带。
桂兴华是诗歌创作的多面手,其作品涵盖的题材、运用的手法丰富多彩。而近年来人们更为关注的,无疑是他的政治抒情诗,他在这方面的坚守,令人感佩。中国诗坛云舒云卷、潮起潮落,曾经站在历史前行的潮头鼓与呼的诗歌,如今似乎有些归于平淡。纵览大时代的慷慨放歌者渐渐淡出,较多的人沉浸于自我的小天地浅吟低诵,以至于有人发出这样的深切询问:好的诗歌在哪里?反映时代的诗歌在哪里?能为人民大众传诵的诗歌在哪里?在我看来,桂兴华的诗歌创作实践是能够为我们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提供一些启示的。
让我们在庆贺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的时候,跟着桂兴华的诗,去体验浦东发展的创业之艰和成就之伟,感受这片土地醇厚的历史积淀和绚丽的人文风景,满怀信心地祝愿:“一开始就准备冲刺”的浦东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