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与争鸣

以文学的方式进入抗疫现场

□王 凤

使命担当(中国画) 姜栋梁 作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和乐安定的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目前病毒已经开始在全世界扩散,抗疫成为全人类的紧迫任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我国的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在防疫工作中,医疗工作者、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等一线防疫人员付出了巨大艰辛和巨大牺牲,他们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而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人们按照相关要求居家“禁足”,减少交流和接触,对于防止疫情在更大范围、更多人群中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场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裹挟进来的重大疫情,无疑也成为文学必须面对的重大的时代现实。事实上疫情甫一发生,疫区人民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党和政府的防疫工作以及全社会的抗疫行动,就已经被广大作家敏感的艺术神经捕捉到,并借助网络将即时创作的诗歌、散文作品传播出来。这些作品对于记录和反映疫情的真实情况、鼓舞防疫抗疫的斗志、反思疫情防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这是应该得到肯定的。这其中最早和最大量的是作家自发的创作,也包括各级作协组织创作的主题作品,无论何种形式的创作,都反映出作家在重大时代命题中的责任担当。

在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引导和书写现实题材的倡导下,当代文学从未缺席当下的时代生活。大灾大疫中人民的遭遇和社会的反应,更能拨动作家的心弦,激发创作灵感和动力。从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非典疫情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文学书写遍及抗灾防疫的方方面面。相比较而言,在这次疫情中,文学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了较大变化。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书写,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时代赋予文学艺术重大而艰巨的使命,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写出能被社会广泛传播和认同的优秀作品成为作家更为强烈的愿望。另一方面,网络成为至关重要的文学语境,特别是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人通过手机与世界相连,文学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能迅速直达读者眼前的传播功效,同时这种传播方式也反作用于文学自身,使文学原有的形式和观念发生着变化。一个显著的改变是,适应读屏的阅读方式,通俗直白、短小精悍、即时发表观点的碎片化表达的作品流传得更快。自媒体上书写疫情的作品就有这样的特点。

与作家有关疫情的书写同步,社会和文学界内部同时发生着一场关于文学自身的讨论,主要论题指向面对疫情作家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应不应该写,或者以什么方式写等问题。一些知名作家、诗人见仁见智,看法各不相同,他们针对一些读者对疫情书写的质疑和当下一些抗疫主题书写中的问题阐明自己的意见,既为文学辩护,也不回避一些文学现场的缺憾,对于廓清社会对文学的模糊认识和提升文学界对自身的认知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还需思考,在防疫抗疫成为当前一个时间段内全社会的首要任务时,为何会出现对文学的讨论?事实上,这个问题虽然由疫情书写所引发,但不是偶然出现的。经历了复杂的技术变革和时代变迁,文学与现实生活、与作家自身和与读者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我们不一定认同存在一种本质意义上的、不变的文学,但文学仍然是一种与其他文化门类和文艺样式不同的、具有独特社会功能和表现方式的审美表达。因此,在抗疫战场上,文学应以文学特有的方式、而不是其他的方式发挥作用。

面对疫情,文学要善良悲悯,抚慰人心。肺炎疫情带来的最直接和最大的伤害,是病毒让我们的骨肉同胞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已经或可能遭受身体的损伤甚至失去生命,以及身在防疫一线的身负各种职责的人遭遇的人身伤痛。文明时代,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社会,生命都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任何对肉体和生命的损伤都是令人悲痛的。疫情发生到现在,仅我国就有3000多人失去了生命,有数量更多的重症患者身体遭受伤害。现在我们看到,病毒会对不同种族、年龄和国别的人民造成无差别伤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作家要胸怀善良之心,保持对生命足够的尊重,从基本的人道主义出发,同情同胞,关怀人类。应当关怀病患、抚慰人心,作家笔下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应当饱含对生命的慈悲,要慰藉读者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感动和爱,以减弱身体和精神的痛苦,增强与疫病搏斗的信心和决心。善良是最基本的人性,更是作家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和进行文学创作的基本遵循。托尔斯泰曾说:“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文艺作品中缺少了善,就难以感动人,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也就无从谈起。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品,必定是对生命怀有大爱的作品。假如一个作家的写作不是出于善良的目的,那这种写作就是无意义的,是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的。在网络上流传的个别作品,带有对疫区和遭受疫病伤害的人的歧视,显然违背了善良的原则,这样的写作注定会被读者反对的,是我们应当摒弃的。

面对疫情,文学要守护道义,鼓舞精神。进入消费时代,文学的休闲、消遣功能逐渐上升。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学教化社会的作用被弱化。但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表情达意乃是固有属性,无论何种体裁的作品,在多样化的形式之下一定包含着某种深层的意蕴,并不存在只有消遣性、娱乐性而没有思想性的文学。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流行的网络文学,它们一定传递着某种倾向的主题价值和思想意义。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推翻旧时代、建立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中,文学对传播新观念、建构新生活想象、凝聚民族精神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进入新时代,文学的启蒙和教育作用不仅不能削弱,而更应该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全国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文学要发扬心灵“守护神”和精神“加速器”的作用,坚守道义,传递精神,鼓舞人心。既要体会人在疫病中的痛苦遭遇和与病毒斗争的顽强毅力,记录普通人力所能及地支持防疫工作的暖心时刻,更要通过抒写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舍小家为大家、为了治病救人和防控工作牺牲生命的模范事迹,为英雄人物和群体立传,以独特的形式保存抗击疫情中的精神财富。文学鼓舞人心的作用不可小觑,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平凡的世界》这样的经典作品,激励无数人鼓起生活的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因此,一首满带热情的优秀诗歌,一篇饱含深情的隽永散文,一篇耐人寻味的小说,一部讴歌英模群体的报告文学,一定能够给在医院中治疗、在方舱医院中隔离观察和居家防疫的人们带来战胜疫病的精神力量,让全社会看到胜利的希望。

面对疫情,文学要冷静观察,理性思索。无论是细腻的描写还是鲜活的对话,作家通过文字想要表达的是情感。衡量文学作品的优劣,情感是否真诚、饱满和炽烈是重要的考量标准。但是,文学不能仅靠情感来支撑,情感毕竟受到主体视角的主观影响。尤其是面对客观现实时,为防止形成以偏概全的理解和判断,就需要冷静观察,理性思索,在信息满天飞的防疫过程中更要如此。伴随疫情蔓延和疫情防治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在疫情初起时,在网上网下都充斥着大量热点信息,但是,很多事情不仅原委模糊不清,有的同一件事情还有着多个不同的说法,甚至有些说法是互相矛盾的,大众难免不明就里。这不仅因为疫情本身的复杂性,也跟网络传播的媒介特性不无关系。如何在巨量而芜杂的信息中分辨出事实的真相,对受众是很大的难题,更是对每一位作家经验、智慧和思想的考验。毫无疑问,文学应该呈现真实,作家不能人云亦云。对于一些真相未明的情况和网上的意见,作家要经过仔细观察和审慎思考才能作出判断,而不能急于表态或随波逐流;对于一些暂时无法辨别的信息,应当等事情明了之后再下结论。此外,作家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和公信力,作家的言行举止被社会广泛关注,因此无论是作品中的主题倾向还是在自媒体平台上发表意见,都应当对社会负责、对公众负责。作家可以对疫情防控的具体情况发表个人的看法,但个人意见应当依据确信的事实作出,而不应该道听途说、盲听盲信,并据此发表有碍疫情防控大局、伤害病人和一线抗疫工作者感情的言论,这是作家最起码的操守和担当。

面对疫情,文学要讲求艺术,真诚表达。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文学不同于新闻,文学要借助审美化、形象化的艺术表达来传达有益于疫情防治的情感、精神思想。在当下数量庞大的防疫主题作品中,优秀篇目之外,一些自媒体平台刊发的抒情性作品语言粗疏、情感虚假、旨趣怪诞,缺乏基本的文体意识和审美感染力;一些说理性作品充斥着狭隘、乖谬的观点;一些作品似乎已经忘记了应当遵循的审美性、形象性等艺术性、专业性规范,把喊口号当作文学呼声,把矫揉造作的虚假情感当作文学抒情,把对疫情的凭空猜测和疫情中人的心理活动的当作文学想象等,无形中拉低了抗疫文学作品的整体水准。当然,文学创作中的题材经营需要时间积淀,大作品并不能急于求成,但记录疫情、传递温暖、反映心声、鼓舞士气的书写,亦应当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提升文本的艺术水平。

2020-03-09 □王 凤 1 1 文艺报 content53721.html 1 以文学的方式进入抗疫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