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外国文艺

约翰·欧文《直到找到你》:

鲍勃·迪伦,未出场的主角

□李同洲

有“当代狄更斯”之称的约翰·欧文(John Irving,1942-)是美国当代文坛的重量级作家,评论界将其与狄更斯和塞林格相提并论,认为欧文是过去30年来美国最受欢迎且最成功的小说家之一。2005年,欧文出版了他迄今为止篇幅最长的小说《直到找到你》(Until I Find You)。这部小说的半自传性质和“寻父”主题尤为媒体和读者所津津乐道,但相比之下,《直到找到你》中另外一条主线却鲜少得到关注。

约翰·欧文的文学创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适逢美国反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作为这一运动的主体,嬉皮士的形象多次出现在了欧文的小说里。如《马戏团之子》(A Son of The Circus)中的南希,《为欧文·米尼祈祷》(A Prayer for Owen Meany)中的摇滚歌手赫丝特以及《绞河镇的最后一夜》(Last Night in Twisted River)中的凯蒂等。而《直到找到你》则堪称一部集合了多个嬉皮士形象的力作,尤以主人公杰克·伯恩斯的母亲艾丽丝为代表。同时,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传奇摇滚乐明星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的音乐如一条主旋律贯穿整部作品,成为解读这部小说的重要切入点。

鲍勃·迪伦被奉为反文化运动的旗手与嬉皮士文化的精神领袖,这和他的摇滚乐紧扣时代脉搏的主题内容不无关联。蔑视强权,追求和平与社会变革等价值观正是迪伦此时摇滚乐的主要基调与重要内涵。事实上,迪伦的摇滚乐不仅影响着当时的嬉皮士,也影响着整个美国。有人甚至将他同诗人金斯堡、小说家约瑟夫·海勒一起,看作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化的象征性人物。

在欧文的《直到找到你》中,迪伦的音乐为彰显角色的嬉皮士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无独有偶,艾丽丝也是迪伦的忠实粉丝。迪伦的音乐不仅陪伴着她的生活和工作,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诠释她一生的重要注解。艾丽丝的嬉皮士形象随着迪伦音乐在小说中的逐渐呈现而渐趋丰满。

通过回忆艾丽丝为她刺青时的情景,杰克的挚友艾玛强化了她对艾丽丝嬉皮士身份的印象。在艾玛的记忆中,艾丽丝的形象与迪伦的《铃鼓先生》(Mr. Tambourine Man)和《像个女人一样》(Just Like a Woman)交缠在一起。两首歌词中的“烙印”“痛苦”等词隐含着与刺青的关联。同时,“艾玛似乎觉得,艾丽丝刺青时在和着鲍勃·迪伦歌曲的节奏踩着脚踏开关”。在艾玛看来,迪伦的歌早已深入艾丽丝的骨髓,不仅主宰着她的工作与生活,更主宰着她的灵魂。正如艾丽丝本人所说:“鲍勃·迪伦的歌声和颜料一起进入了你的皮肤之下。”因此,在艾丽丝去世后,迪伦的音乐作为她的化身,成为维系她与杰克间残存记忆关联的重要纽带。杰克在爱丁堡的一家酒吧听到迪伦的《躺下,女士,躺下》(Lay Lady Lay)时发现,“这首他曾经喜欢的老歌让杰克吓了一跳,因为他已经同有关自己母亲的一切道别了。即使身在艾丽丝出生的爱丁堡,他也没想过这里会有什么能重新唤醒他心中对母亲的回忆。然而,鲍勃·迪伦的歌声每次都能轻而易举地让杰克想起艾丽丝”。

除了艾丽丝,欧文还以迪伦的歌曲《我需要你》(I Want You)为背景,暗示了小说中的另一重要人物杰克的父亲威廉·伯恩斯的嬉皮士身份。这种暗示是由杰克的猜测来实现的。在迪伦的一声声“我需要你”的歌声触动下,由眼前这个“看样子至少比威廉·伯恩斯大10岁”的老嬉皮士,杰克开启了对父亲嬉皮士身份的联想。通过杰克的感受与举止,小说将老嬉皮士与威廉进行了对比,从而对威廉的嬉皮士身份进行了暗示 。

其次,鲍勃·迪伦的音乐是为艾丽丝疗治情伤的良药,是她的精神慰藉。迪伦的歌词首次在小说中出现,是在艾丽丝为了报复威廉而做出了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后,决定带着杰克返回多伦多之时。迪伦的歌刚好与艾丽丝此刻的心情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天色破晓,公鸡开始啼鸣,你看向窗外,而我已远走。”罗比和鲍勃齐声唱着。艾丽丝此时才刚刚开始刺大写字母。“因为你,我踏上旅途。别想太多,这样就好。”

引文中的歌词来自歌曲《别多想了,这没什么》(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这首歌被迪伦称为“可以让心情变好的个人独白”。一方面,迪伦的深情演唱使艾丽丝与歌词主人公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同样为了爱人而开始旅行,同样以与爱人的分离而结束。另一方面,艾丽丝与歌词主人公之间的对比又表明了二者之间的差别:歌词主人公因为爱而选择离开,艾丽丝则因为与爱人的决裂而不得不放弃。前者充满了一种放弃后的洒脱,后者却弥漫着失恋后的无奈与沮丧。即便如此,这首歌依然是一剂舒缓艾丽丝低落情绪的良药,或许正是从此刻开始,迪伦的音乐开始成为她一生的精神家园。

此外,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艾丽丝而言,鲍勃·迪伦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他也是威廉,这个她曾经为之心碎并对其痛恨终身的昔日挚爱在她心中的替代者。小说中有关威廉的外貌描写暗示了这一点。从艾丽丝的老友、刺青师“森林医生”口中,杰克第一次听到有关威廉外表的描述:“他留着长发,长度到肩膀。他动起来像个运动员,但看上去像个摇滚明星,不过穿得要更体面些。”而在小说的最后一章,叙述者终于向读者揭露了威廉的真实相貌:

和许多音乐家一样,威廉·伯恩斯也有着瘦削的身材。他的脸型精致,甚至有种阴柔的美感,加上他留的长发,威廉更像是个摇滚歌手,而不是管风琴师——更像是摇滚乐队中的主唱(或是弹着电吉他的雌雄莫辨的瘦削男人),而不是一个茜瑟说的那种“演奏键盘乐器的人”。

小说直到结尾才直接正面描写威廉的外貌,其目的显然不只是对威廉外貌的简单展示,更是对艾丽丝谜一般的人生的最终揭秘。威廉的容貌至少部分解释了艾丽丝终身痴迷鲍勃·迪伦的原因:两者在容貌气质上的相似促使鲍勃·迪伦成为了威廉的替代。关于这一点,艾丽丝的同性伴侣莱斯利·欧斯特勒在和杰克就艾丽丝的刺青进行的讨论中也有暗示:

“那么,‘直到找到你’中的‘你’还能是谁?”杰克低声问莱斯利。

“可能是她一生的爱人。那个人肯定可以治愈她被你爸爸伤透的心。但显然,她没找到那个人。那个人肯定不是我!”欧斯特勒夫人断言。

……

“你是说,‘你’并不指某个具体人?”杰克问莱斯利。

“求你机灵些,杰克。那人不是我,可能也不是威廉。这才是我说的意思。”

从“她一生的爱人”以及“可以治愈她被你爸爸伤透的心”的人看,这个人指向鲍勃·迪伦的可能性最大。而“没找到”以及“并不指某个具体人”的描述又意味着,这个被认为是艾丽丝终身所爱的“你”也许并不是真正存在的人。结合艾丽丝的嬉皮士身份来看,也许不难推测,“你”很可能指的是艾丽丝毕生的人生理想和精神归宿,即以鲍勃·迪伦及其音乐为代表的文化价值观。

鲍勃·迪伦的音乐贯穿于《直到找到你》,使整部小说充盈着一股浓浓的忧伤和淡淡的怀旧气氛,展现了嬉皮士这个以反叛著称的群体的另一面:在他们反叛的背后,也隐藏着他们因与社会的疏离而导致的无以复加的孤独感,正因为如此,迪伦的音乐既是他们逃避现实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信仰并坚守一生的精神家园。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反文化运动的见证者,约翰·欧文并非嬉皮士群体的一员,甚至在某些方面持否定态度。欧文在自己的几部小说中都对嬉皮士形象进行了调侃甚至委婉地批判。如在《为欧文·米尼祈祷》中,他借叙述主人公约翰之口将参加反“越战”游行的嬉皮士称为“一种幼稚的英雄主义”,是“自以为是的反战示威者”。欧文与“越战”期间的抗议活动保持着一段距离,他说那段时间社会上流行的反战热让他感到不安,部分原因在于他怀疑某些抗议者是“这个国家最受误导的人”。

除了鲍勃·迪伦的音乐,弥漫于小说间的忧郁气息还与约翰·欧文本人的遭遇有关。杰克的遭遇,正是现实生活中欧文遭遇的翻版。1942年出生的欧文两岁时父母便离婚,由于母亲在离婚协议上写明父子间不能互相探访,欧文从未见过自己的生父。在欧文看来,母亲随意剥夺他们父子间探视权的做法令人难以接受。因此,和杰克一样 ,欧文也生过母亲的气。他是由亲生母亲和继父共同养大的,直到年近40时,他才得知自己的生父是一位“二战”中的美军飞行员,他驾驶的飞机在缅甸被日军击落,侥幸存活后经中国辗转回到了美国。但欧文除了生父的名字,其他的信息一概不知。为此,欧文在小说《直到找到你》中按照自己的想象将父亲虚构成一个神秘的老嬉皮士,并在小说结尾让父子最终团聚。因此,欧文也将这部小说称为“一本关于创造我们想要的记忆之书”,并坦承它是“按照我们希望的那样编造的一些虚假的记忆”。

2020-03-09 □李同洲 约翰·欧文《直到找到你》: 1 1 文艺报 content53733.html 1 鲍勃·迪伦,未出场的主角